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五七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 WORD版含解析.doc
-
资源ID:2109172
资源大小:500.50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课堂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五七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 WORD版含解析.doc
七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问题导学邓小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贡献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61年春,安徽在一些地区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农村作了试点工作。实行生产责任制要求做到“五统一”,即生产计划、大农活安排、抗灾、用水和分配方面的统一。(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实行农业责任制的原因。材料二1962年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在关于农村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经营管理中的混乱,是造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要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克服平均主义,必须有严格的生产责任制。(2)邓小平对这一做法的态度如何?邓小平的革命生涯(1)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不畏艰险,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继续战斗;在中央苏区,面对“左”倾中央负责人的严厉批判和打击,始终坚持和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2)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1929年,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并争取李明瑞发动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左右江地区成为全国瞩目的红色根据地之一。(3)坚持抗日战争,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不久改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并与师长刘伯承一起率军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奠定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础。(4)战绩辉煌,是伟大的军事家。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统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了赫赫战功,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例。在关键时刻,邓小平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表现出一位伟大军事家所具有的特质。当堂检测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邓小平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晋冀鲁豫根据地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2邓小平对自己在气壮山河的长征中的经历只说了三个字:“跟着走!”对其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跟着毛泽东走 B跟着党中央走C跟着共产国际走 D跟着军队走31986年,邓小平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成为世界人民知晓的名言。“白猫黑猫论”所反映的思想核心是()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C团结一致 D实事求是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天(1933年),邓小平被叫到一间屋子里,有人挥舞拳头,拍打桌子,大声地对他喊叫:“你的三次书面检查,全是在为你自己歌功颂德,错误一点都没有承认,现令你向党写第四份申明书,假如继续抵赖下去必须考虑你的党籍。”邓小平坚定地表示:“我要说的都说了,每句话我都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全是真话实话,我可以用党性来保证负责,现在没有什么要说的了。”材料二邓小平表示:“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部队到达汝河北岸时,后面追敌迫近,情况十分危急,他亲临前线,向全体将士发出命令:“现在除了坚决打过去,没有别的出路,即使前面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要坚决打过去。”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精神?答案:【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提示:农业生产力下降;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混乱。(2)提示:邓小平对农村实行责任制的做法采取了支持态度。【当堂检测】1D解析: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等在赣南、闽西根据地的基础上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2A解析:在红军到达遵义前,邓小平就已经认识到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正确,坚决跟着毛泽东走。3D解析:“白猫黑猫论”主要反映了立足实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4参考答案:(1)1933年,邓小平遭到党内“左”倾领导者的批判和打击。原因:“左”倾错误统治党中央;邓小平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2)1947年6月,邓小平和刘伯承率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反映了邓小平以身作则、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解析:第(1)问紧扣材料中的信息如“1933年”“向党写第四份申明书”分析。第(2)问依据材料中的“挺进大别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