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2.4《蜀道难》(人教新课标必修3).doc
《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2.4《蜀道难》(人教新课标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2.4《蜀道难》(人教新课标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导学案:2.4蜀道难(人教新课标必修3)第4课蜀道难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情、飘逸的诗风,几乎没有谁能与李白并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若论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也几乎没有哪首诗能与蜀道难媲美。这首诗以奇异的联想、瑰丽的色彩,熔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于一炉,充分显现了李诗雄奇飘逸的特点,为李白赢得了“谪仙”的称号。学习本诗,一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二要体会诗人借此抒发的思想情感。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
2、,通行之难。关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又据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从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蜀道,北起陕
3、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近体诗(格律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1注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抚膺巉岩喧豗砯崖转石崔嵬吮血横横绝吁噫吁嚱蛮横呼吁塞秦塞参参商塞车参差闭塞参与2.识通假所守或匪亲(“匪”通“_”)3解多义危去得尔乎4辨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_)使人听此凋朱颜(_)砯崖转石万壑雷(_)5分古今例句
4、古义今义危危乎高哉然后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绝可以横绝峨眉巅但但见悲鸟号古木6明句式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_)7积名句(1)西当太白有鸟道,_。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2011课标全国高考)(2)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2011山东高考)(3)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2011福建高考)(4)但见悲鸟号古木,_。_,愁空山。(李白蜀道难)(2010全国高考)(5)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2010重庆高考)(6)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2010江苏高考)(7)连峰去天不盈尺,_。(李白蜀道难)
5、(2010安徽高考)(8)尔来四万八千岁,_。西当太白有鸟道,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2009全国高考)答案:1xzhnynghuwihnghngsisisfnochnpngshnxyshncncn2非3高/危险,危难/使危险/端正距离/离开/过去的/除掉,去掉能,能够/获得,得到/实现,达到/该,应该代词,那/代词,你,你们/语气词,相当于“罢了”/语气词,表示肯定/形容词词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语助词,无义/介词,相当于“在”/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后作词尾,助成音节,相当于“的样子”4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使动用法,使凋谢使动用法,使滚动5高危险这样以后连词,
6、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越过,跨过断绝,完全没有了只表转折的连词6省略句省略句7(1)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连峰去天不盈尺(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5)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剑阁峥嵘而崔嵬(7)枯松倒挂倚绝壁(8)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点评:诗人首先用浪漫主义的笔触把时间推向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年代,勾勒出一个悠远而又封闭的古代蜀国,点明写作对象蜀道入蜀之路。这四句叙述了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引传说中蚕丛、鱼凫的开国,寓高山阻隔之意。一个“何”字,表达了诗人的
7、感慨之情。“四万八千岁”为夸张性叙述,极言时间悠久,不是确指。据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诗歌以此开篇,充满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奠定了浪漫主义基调。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点评:此段极写山势高危。前两句从上下着笔,上面有太阳神乘坐的车子到此也不得不折回的高峰,下面有波浪汹涌盘旋的回流之水,顶天立地的山峰似乎伫立在我们眼前。三、四句以黄鹤、猿猱反衬,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不得通过,敏捷轻巧的猿猴要想越过去也愁于无法攀援,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蜀道难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导学案 2.4 蜀道 新课 必修 试题试卷 教案 学案 课件 素材 成套资源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新课标2022
-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讲座
- 2022高中语文新课标附录
- 高中语文新课标标准2019
-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 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 2020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 2022高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 高中语文新课标录音
- 高中语文新课标考试
- 高中语文新课标背诵篇目
- 蜀道难教资教案
- 创新导学案高中同步语文必修上册
- 蜀道难导学案梳理脉络
- 蜀道难导学案2答案
- 蜀道难教学案例
- 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答案
- 新课标导学案答案高中
- 高中同步导学案语文必修一
- 高中语文必修二同步导学案
- 诗两首高一必修一
- 高一语文必修一诗两首视频
- 高中语文高一教案
- 高一优秀教案
- 高一语文必修一诗两首
- 高一语文必修一诗两首课件
- 高一语文必修一诗两首原文
- 2022版高中语文新课标
- 高中语文书必修一
- 优秀教案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