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部分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doc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部分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部分 第1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确考纲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 考点古代中国重大改革1专题通关于中国古代三次改革的特别提示提示:(1)商鞅变法的措施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如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优势;废除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意愿。(2)孝文帝改革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特别是均田制的实行、迁都洛阳、移风易俗的汉化措施等,都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因此孝文帝改革实质上是一场
2、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3)王安石变法主要是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并没有使社会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无法解决农民的问题,也就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下,新法很快被废除。2中外通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的异同提示:(1)相同两次改革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两次改革都涉及了对旧贵族利益的限制;商鞅变法主张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梭伦改革主张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打击旧贵族的特权。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国力强大。(2)不同商鞅变法梭伦改革背景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改革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确立起封建制度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其改革加强
3、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性质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为缓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变革续表商鞅变法梭伦改革特点坚决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力,改革较为彻底,是一次促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变革为平衡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影响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考过什么商鞅变法;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大量无教材依托的改革。典例12016全国卷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
4、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
5、义。命题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庙号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儒家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等,从部落首领、孝文帝、异姓王等方面归纳改革的内容。第(2)问,从削弱旧贵族的特权、减少改革阻力、促进民族融合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评价改革
6、的原则及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评价改革的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分析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做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
7、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个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中国封建王朝地主阶级改革成败规律(1)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版教程 金版教程2017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教师用书:选修部分 第1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WORD版含解析 教程 2017 届高三 历史 二轮 复习 教师 选修 部分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试题试卷 教案 学案 课件 素材 成套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file-222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