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堂库! | 帮助中心 海量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权威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课堂库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堂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doc

  • 资源ID:2299018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课堂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3课堂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doc

报任安书一、学习目标: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2、积累文言知识:重点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重要的实词、虚词。 3、学生能对问题展开探讨,学会辩证地思考,周密地说理,有所发现和创新。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二、课前预习(一)创作背景1、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天汉二年(前),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当任安因事即将要被处死之时,司马迁觉得再不给他回信就不会再有机会,于是写下了这封报任安书。2、“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3、  本文选自_是_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体通史,原名_ ,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共130篇,分为_表,_ 书,_本纪,_世家,_列传。是我国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被鲁迅誉为“_,_”。  4、通读全文,完成下列注音。曩( ) 阙然( ) 缧绁( ) 婢妾( ) 倜傥( )( ) 愠色( ) 剌谬( ) 圜墙( )箠楚( ) 绛侯( ) 缧绁( )( ) 愠( )三、课文探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 若望: (2)相师:(3) 略陈: (4)阙然:(5)九牛亡一毛: (6)特以:(7)婴金铁: (8)积威约之渐也:(9)罔加: (10)绳墨:(11)陵迟: (12)殆为此者:(1) 激于义理: (2)去就之分:(3) 沉溺: (4)隐忍:(5) 文采: (6)倜傥:(7) 修列: (8)大抵:(9) 舒其愤: (10)垂空文:(1) 窃不逊: (2)放失:(3) 稽其成败: (4)凡三百篇:(5) 究天人之际: (6)会遭此祸:(7) 愠色: (8)尝前辱之责:(9) 虽万被戮: (10)通古今之变:(1) 负下: (2)下流:(3) 虽累百世: (4)垢弥甚尔:(5) 身直为闺阁之臣: (6)自引:(7) 以通其狂惑: (8)剌谬:(9) 雕琢: (10)曼辞: 2、研习第一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研习第二段:此段在内容上有几个层次?与无法“推贤进士”有何关系? 4、第二段中作者表现了其鲜明的生死观,请在文中找出这个观点,并试着分析这样的“生死观”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5、第四、五两段中引用了古代那些仁人志士的例子?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6、作者引用这些例子的目的旨在说明什么?7、司马迁在对于个人荣辱观的思考上有着过人的见解,你是如何理解的?试着写下你的想法。7、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的过程中,尤其是当他“会遭此祸”之后,他是怀着如何的心情的?请试着分析这样的情感,并说说你的感想。8、本段中,作者说明难以按照任安的劝告去“推贤进士”的原因是什么?9、作者反复宣泄自己因“李陵之祸”而受到侮辱的一腔悲愤,在语言上是否显得累赘、繁琐?你是怎么理解的,请试着说明你的观点。(二)当堂训练: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 其次诎体受辱 (2)其次关木索(3)  见狱吏则头枪地  (4) 及罪至罔加2、 翻译下列句子(1)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3)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亦不可对,定计于鲜也。(4)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7)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5.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课堂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课堂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ketangku.com/h-4.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tag聚合

copyright@ 2010-2023 课堂库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2010613号-12

课堂库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此处了解版权投诉,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