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微专题四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课件.ppt
《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微专题四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微专题四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课件.ppt(28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微专题四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专题精讲 对化学计算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培养学生化学 计算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高考命题中,最常用的化学计算方 法有“差量法”“关系式法”“极值法”“平均值法”“守恒 法”等,在这几种计算方法中,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各种 计算方法的基础。针对不同的题型,选择相应的不同方法是解 题的关键。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比例式法 aA(g)bB(g)=cC(g)dD(g)化学计量数之比:a b c d 质量之比:aMA bMB cMC dMD 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之比:a a b b c c d d (同温同压下)不同物质的相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可以按上述关系进
2、行。解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中各种物质对应关系的单位问题,同 一物理量单位要一致。如果涉及两种物理量,只要做到两种物 理量“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某种差量进行计算的 方法。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反 应过程中的热量等在反应中产生的差量,该差量的大小与参加 反应的各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解题的关键就是利用相关差量 与物质有关量的正比关系列出比例式,然后求解。3.解答连续反应类型计算题的捷径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适用于多步进行的连续反应的相关计算,以中间 产物为媒介,找出起始原料和最终产物的关系式,可将多步计
3、算一步完成。利用关系式解决多步反应的相关计算方便简捷。利用多步反应建立关系式的方法:(1)叠加法(如利用空气、木炭、水蒸气制取氨气)3C2N26H2O=3CO24NH3 由空气、木炭、水蒸气制取 NH3 过程中,C 和 NH3 的关系 式为 3C4NH3。(2)元素守恒法 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NO 经多次氧化和吸收,最终氮元素可完全转化到硝酸中,由氮元素守恒知:NH3HNO3。(3)电子转移守恒法 由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知,NH3 经氧化等一系列反应生成 HNO3,NH3 和 O2 的关系式为 NH32O2。4.有关混合物计算的“简
4、化高手”极值法 极值法是利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题技 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依据有关化学知 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极值,利用极值进行判断分析求 出结果,有时也称为极端假设法。5.简化过程,妙用守恒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一切 化学反应都遵循某些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 恒,如质量守恒、原子数目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能量守恒等。6.有关混合物计算的“简化方法”平均值法 (1)依据 若 XAXB,则 XA X XB,X 可代表平均相对原子(分子)质 量、平均浓度
5、、平均含量、平均生成量、平均消耗量等。(2)应用 若已知 X,可以确定 XA、XB 的范围;若已知 XA、XB,可 以确定 X 的范围。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平均值确定范围,很多 问题的平均值需根据条件先确定下来再作出判断。实际上,它 是极值法的延伸。典例精析 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比例式法 【典例1】(2021 年滨州检测)将 18.0 g 铁、铜混合粉末加 入 100 mL 5.0 mol L1 FeCl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 为 3.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剩余固体是铁、铜的混合物 B.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 mol C.反应后溶液中n(Fe3
6、)0.10 mol D.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8.0 g 解析:铁的还原性强于铜,将铁、铜混合粉末加入氯化铁 溶液中,铁先与铁离子反应,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由 Fe 56 g 2Fe3=3Fe2 2 mol 由此可知,0.5 mol Fe3可以消耗 14 g 铁,由于实际溶解的金属质量是 18.0 g3.2 g14.8 g,故两种金属都参与反应,且Fe3完全反应,剩余的金属是铜,A、C 错误;设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是 n1,反应的铁的物质的量是 n2,64 g mol1n156 g mol1n214.8 g,根据 Fe2Fe3=3Fe2及Cu2Fe3=Cu22Fe2可知 n1n
7、20.5 mol2。解得 n10.1 mol,n20.15 mol,则原来含有的铜的质量是 0.1 mol64 g mol13.2 g 9.6 g,D 错误;溶液中的 n(Fe2)n(Cu2)0.1 mol0.15 mol0.5 mol 0.75 mol,B 正确。答案:B 思维建模 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明确已知条件,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纯净 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的量必须换算成纯净物的 量,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要排除在外。(3)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求出未知量。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巧思妙解差量法 【典例2】(2021 年中山月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微专题四 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课件 2023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二 专题 计算 常用 方法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