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必修二第八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0讲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1(2020安徽名校联考)自1950年到1952年底,我国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了21.6%,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了9.7%。工农业产品比价平均指数以1950年为100,1952年则为90.3。这一变化说明我国当时(D)A土地改革推动了工业化B农业生产有了快速发展C城乡间的经济联系加强D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缩小 解析1950年到1952年,农产品采购价格提高幅度高于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提高幅度,工农业产品平均指数到1952年下降,说明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在缩小,D项正确;1950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
2、复时期,当时的土改是将土地分给农民,并不能有效的推动工业化,是三大改造推动了工业化,排除A项;1950年至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同样处于恢复时期,快速发展表述不当,排除B项;题干与城乡经济联系无关,排除C项。2. (2020甘肃高考模拟)新中国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居民可“自由居住和迁徙”,而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则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或户口登记机关准予迁入的证明”。这一变化(A)A适应了当时经济体制变革的要求B旨在用法律限制城市人口规模C旨在减少农村人口,保障农民就业D说明“城乡二元结构”模式适合中国 解析1958年我国取消自由
3、迁移的原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计划经济体制,故选A项;B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既然限制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自然不可能减少农村人口,排除C项;D项在题干中无从体现。3(2021天津和平期末)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思想(B)A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B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C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在经济建设中要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的
4、体现,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不符,材料指出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确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4(2020山西太原月考)下表是“一五”时期部分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除单独标出外,单位均为万吨)产品年份粮食棉花油料猪(万头)纱布(亿米)原盐食用植物油1953年16 683117.5385.69 61374.546.93571011957年19 505164.0419.614 59084.450.5828
5、110这反映出当时(D)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国民经济均衡发展C经济发展目标提前实现D发展工业兼顾民生 解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1953年到1957年”的“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农业产品及日常生活的产品都有所增加,这反映出此时我国在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状况,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主要是以发展重工业为核心,故B项“均衡发展”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经济发展目标是否实现,故C项排除。故选D项。5(2020天津红桥二模)下表是新中国在1952年和1957年钢和原煤总产量及增长率统计表钢(万吨)原煤(
6、万吨)1952年1356 6491957年53513 000增长率(%)396.29%195.51%这些成就的取得(C)A基本建立了中国特色工业体系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C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D增强了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 解析19531957年我国开展了“一五”计划,材料反映“一五”计划促使我国钢和原煤产量大幅提升,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排除B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6(2020吉林长春月考)195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利率后,国营商业放款月息6.9,国营工业定额
7、放款月息4.6,超定额放款月息4.8;私营工业放款月息为9到16.5,私营商业放款月息为13到19;公私合营工业放款月息为4.8到14。这一政策(A)A适应了变革生产关系的需要B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C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D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的放款月息相对私营企业和私营商业较低,说明国家对国营企业及公私合营企业采取的是扶植发展的态度。结合材料时间可以判断这一时期国家在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A项正确;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性质的变革,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B项排除;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2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必修 第八 单元 现代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file-241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