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新人教版).doc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内部资料】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教学目的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情感,解读诗人的歌唱;2.把握抒情诗的记事、写人,探知作品的特色。 学法指引 学习真话、真情的写作表达。 重点探究 理解诗歌中母亲的形象、诗人的感情。 学习导入 艾青出生于浙江金华县畈田蒋村一个地主家庭。母亲生他时难产,算卦先生说他命克父母,他幼时被寄养在贫苦农妇“大堰河”的家里,五岁时才回到父母家中。他的家族让他成为地主的后代,他的情感让他成为农人的儿子。命运使他从小感受了农民的不幸和忧郁,而他的歌唱正是以此为土壤而生根发芽的。可以说,他是唱着大堰河踏上诗坛的。 字词预习 瓦菲fi: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天伦叙乐:指家庭亲人间团聚所有的欢乐。
2、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忸怩nin: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凌侮w:欺凌、侮辱。叱骂ch:责骂。飘泊b:漂泊,比喻生活不固定。 相关链接 作者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5岁前寄养在农妇大堰河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于狱中。1935年出狱,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爱国情怀,情调深沉而忧伤。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抗战激发了他的诗情,迎来新的创作高潮期,出版了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9部诗集,气势雄浑壮阔,格调奋发昂扬。大堰河大堰河,出生
3、于离艾青老家五里远的大叶荷村,很小被卖到艾青的家乡畈田蒋村当童养媳。她没有名字,人们只好用她的出生地称呼她,她“卑微到连自己的名字也没有”,一生命运悲惨:与前夫生了三个孩子;前夫死后,另嫁,又生了两个孩子。当时农民生活非常艰难,苛捐杂税,还有地主盘剥。大堰河孩子多,生活更苦,她受尽煎熬,仅四十多岁就离开了人世。 文本阅读 思考:把握诗歌结构,对各部分作简要赏析。第一部分(13) :写大堰河的卑微与奉献、“我”的怀想与悲悼。大堰河的卑微大堰河的养育大堰河的凄凉/我的感伤表现手法:联想、想象。小结: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抒情诗里叙事性。把“我”和大堰河分置于两个阶级,彼此地位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亲情:
4、“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种讲述,是很具震撼性的。诗人在狱中所见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忆大堰河身后的凄凉,也极具叙事的色彩。在诸多色彩黯淡的意象叠加之后,我们愈发感受到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作为抒情诗,大堰河故事的讲述,毕竟要为诗歌的情感服务。诗中反复出现有关“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咏叹,不仅强化了诗中人物,也为全诗奠定了浓重的抒情基调。第二部分(48):写大堰河的辛劳与慈爱、“我”的亲情与依恋。大堰河的慈爱大堰河的不舍我的生分大堰河的辛劳大堰河的深爱表现手法:铺陈、对比。小结:诗人饱含深情地一一展开“我”与大堰河共同度过的贫苦、却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师大内部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