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课件 (共18张PPT) .ppt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课件 (共18张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课件 (共18张PPT) .ppt(18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2.2 气压带和风带(三)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回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回顾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2.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理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心。3、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理解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南极南极 赤道赤道 赤道赤道 北极北极 单圈环流单圈环流 热力因素热力因素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南半球同样存在南半球同样存在三圈环流三圈环流 30N 0 60N 30S 60S 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
2、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西西 风风 带带 东东 北北 信信 风风 带带 极地东风带极地东风带 西西 风风 带带 东东 南南 信信 风风 带带 七个七个气压带气压带 六个六个风带风带 2326 N 2326 S 6634 S 6634 N 0 春秋分春秋分 夏至夏至 冬至冬至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表形态的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地表形态的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影响呢?布有什么影响呢?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
3、快于海洋。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以亚洲地形为例,观察地球表面是否均匀?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高压 低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在海洋上。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副极地低压 低压低压 高压高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file-252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