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素养课件: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ppt
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 第一节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 一、交通运输一、交通运输 1.1.概念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_位移位移 的过程。的过程。2.2.作用作用:连接生产和连接生产和_、城市和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城市和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必备知识必备知识自主学习自主学习 空间空间 消费消费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1.变化变化:(1)(1)古代北方古代北方:马匹和马车马匹和马车,陆路交通为主。陆路交通为主。(2)(2)古代南方古代南方:河网舟楫河网舟楫,_,_为主。为主。(3)(3)现代现代:公路、铁路、公路、铁路、_、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航空等现代运输方式,形成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交通运输网络。2.2.意义意义:(1)(1)提高了运量提高了运量,降低了运输成本降低了运输成本,缩短了缩短了_,_,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增强了原材料、产品和人 口的流动性。口的流动性。(2)(2)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导致区域和城市间的导致区域和城市间的_联系日益强化联系日益强化,人们之间人们之间 的交往日趋密切。的交往日趋密切。水运水运 水运水运 交通时间交通时间 经济经济 辨一辨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判断下列说法的正(打“打“”)误误(打“打“”)”)。古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不同。古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不同。()()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度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正朝着高速度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增加了运输成本增加了运输成本,缩短了运输时间。缩短了运输时间。()()【思考思考】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城镇分布和聚落形态有何特点城镇分布和聚落形态有何特点?提示提示:城镇多沿江河、湖泊以及沿海港湾伸展城镇多沿江河、湖泊以及沿海港湾伸展,聚落形态多呈条带状分布。聚落形态多呈条带状分布。三、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1)(1)古代水运地位突出古代水运地位突出,很多城市沿很多城市沿_发展。发展。(2)(2)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需要,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古代许多城市依托陆路交通发展。(3)_(3)_的修建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能够带动沿线城市迅速崛起。(4)(4)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会给这个地区的城市_带来很大影响。带来很大影响。河流河流 铁路铁路 格局格局 2.2.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1)(1)作用。作用。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会对沿线地区产生重大影响,提高可达性提高可达性,强化区位优势强化区位优势,促进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促进生产力要素的流动和集聚,形成形成_。经济带是以经济带是以_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干线为主轴、以途经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为 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主体的带状经济区域。经济带经济带 交通交通 (2)(2)经济带分类。经济带分类。沿海型沿海型:以以_城市为核心城市为核心,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以沿海航线和交通干线为发展轴;沿河型沿河型: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由河流干流及支流、城市、工业区等构成,以以_为发展轴为发展轴,以主以主 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要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沿路型沿路型:以以_、干线公路为发展轴、干线公路为发展轴,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以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为增长极;复合型复合型: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形成形成_交通运输网络。交通运输网络。港口港口 河流河流 铁路铁路 综合综合 连一连连一连 将城市与相应的铁路连线。将城市与相应的铁路连线。【思考思考】首都北京和全国最大城市上海之间修建了京沪铁路、京沪高铁首都北京和全国最大城市上海之间修建了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为什么还要修为什么还要修建京沪高铁二线建京沪高铁二线?提示提示:京沪线已经饱和京沪线已经饱和,为缓解旅客运输压力为缓解旅客运输压力,修建京沪高铁二线。同时修建京沪高铁二线。同时,二线二线沿途所经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沿途所经地区大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二线的修建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二线的修建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持续发展。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 能力能力1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1.交通运输方式时空变化交通运输方式时空变化:2.2.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影响:区位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影响 地地 形形 平原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选线时要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例如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例如,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京沪高铁的许多路段采用“以桥代路”桥代路”山地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在陡坡上修成“之”字状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之”字状弯曲线路或开凿隧道 水文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3.3.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原则原则 内容内容 依据运依据运 输需求输需求 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运输方式和交通线、站的选择、设计标准,以及交通网的密以及交通网的密度等度等,都应依照运输需求而定都应依照运输需求而定 适度超前适度超前 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运输需求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浪费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交通线、站的选址以及设计标准等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考虑自然条件 尽量少占土地尽量少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尤其是耕地 发挥综合发挥综合 运输优势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统的交通运输网 其他其他 平衡地区发展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求等适应国防需求等【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教材教材:“:“活动活动1”)1”)20122012年我国又开始动工修建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年我国又开始动工修建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铁路,并于并于20172017年年1212月月6 6日日全线正式通车。西成高铁线路是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西成高铁线路是中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运行速度为运行速度为250250千米千米/小时。小时。西成高速铁路穿越秦岭山区地段线路总长西成高速铁路穿越秦岭山区地段线路总长135135千米千米,隧道里程高达隧道里程高达127127千米千米,桥隧比高达桥隧比高达94%94%。该线路的贯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西部高铁网。该线路的贯通进一步完善了中国西部高铁网,从成都到西安从成都到西安之间的铁路行程被缩短到之间的铁路行程被缩短到3 3小时小时,天堑变通途。天堑变通途。(1)(1)从宝成铁路到西成高铁从宝成铁路到西成高铁,影响铁路线布局的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影响铁路线布局的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提示提示:国家经济实力变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变强了,人们出行需求增多人们出行需求增多,技术水平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可以用技术克可以用技术克服自然对铁路线布局的影响服自然对铁路线布局的影响,使这个区域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使这个区域的交通运输更加便捷。(2)(2)这些因素的变化让该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有何变化这些因素的变化让该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有何变化?提示提示:该区域的交通线路增多该区域的交通线路增多,交通运输速度更快。交通运输速度更快。【典例示范典例示范】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虚线)分布图分布图,完成完成(1)(1)、(2)(2)题。题。(1)(1)由图可以看出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A.沿山谷延伸沿山谷延伸 B.B.沿山脊延伸沿山脊延伸 C.C.沿等高线延伸沿等高线延伸 D.D.沿经纬线延伸沿经纬线延伸 (2)(2)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干线形态的是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干线形态的是 ()【思路点拨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题目题目(1)(1)题目题目(2)(2)问问 图中交通干线分布图中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的共同特点 图示地区交通干线形态图示地区交通干线形态 思思 圈出图中的交通干圈出图中的交通干线线,发现交通干线发现交通干线沿河流分布沿河流分布,河流河流发育于山谷发育于山谷 根据图中“四姑娘山”及“汶川县”等地理事物可根据图中“四姑娘山”及“汶川县”等地理事物可以判断以判断,该地位于四川西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山区该地位于四川西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山区道路为降低坡度道路为降低坡度,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一般呈“之”字状弯一般呈“之”字状弯曲曲 答答 沿山谷分布沿山谷分布 呈“之”字状弯曲呈“之”字状弯曲【易错点睛易错点睛】(1)(1)自然因素制约着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自然因素制约着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渐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经成社会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为决定性因素。(2)(2)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不一定低。在平原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不一定低。修建交通线一般平原地区成本低修建交通线一般平原地区成本低,山区、丘陵地区成本高山区、丘陵地区成本高;主要原因是平原地主要原因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区地势平坦,修建交通线时工程量小修建交通线时工程量小,故投资少故投资少;但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但在河网密布的平原地区,需需要建大量的桥梁要建大量的桥梁,建设费用会显著增加。建设费用会显著增加。【补偿训练补偿训练】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民间俗称“七环”民间俗称“七环”)环绕整个北京环绕整个北京,连通承德、廊坊、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13个节点城市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读图回答局。读图回答(1)(1)、(2)(2)题。题。(1)(1)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A.连接的城市更多连接的城市更多 B.B.通行效率高通行效率高 C.C.建设成本低建设成本低 D.D.地形条件优越地形条件优越 (2)(2)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A.地质条件地质条件 B.B.城市规模城市规模 C.C.城市分布城市分布 D.D.经济水平经济水平 能力能力2 2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1.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交通运输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