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下篇 专题一 题型突破八 评价辨析类主观题讲义+习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266055
资源大小:1.96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课堂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下篇 专题一 题型突破八 评价辨析类主观题讲义+习题(含解析).doc
题型突破八 评价辨析类主观题 考情分析2019年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1)问要求评析“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这一观点,2016年课标全国卷第39题第(1)问要求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题型特点一般以“如何评价”“对××观点加以批驳”等进行设问。 解题指导大体可从两个角度着眼:第一是“评”,即说明“是什么”;第二是“析”,即说明“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是核心与重点)。一般可按照“判断表态(是什么)”“阐述道理(为什么)”“明确做法(怎么办)”的思路作答。不同呈现类型的具体分析如下:对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进行批驳型常见形式:一般是在材料中给出一个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要求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一错误观点或错误行为进行批驳。解题关键:明确错误的“点”,侧重“破”。解题步骤:注意“破”“立”结合。破:第一步,指出其错误及实质;第二步,分析原因;第三步,揭示危害。立:要针对“破”来“立”,即如何坚持正确的观点或行为,以消除错误观点或行为的影响。说法绝对型(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常见形式:主要以“只要就”进行设问,有时省略前面的“只要”,如“有什么样的文化心态,就会酿成什么样的文化冲突”。也可能直接设问,如“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力量”。解题关键:弄清楚条件和结论的关系。解题步骤:第一步,调动指定的知识点(或原理)的内容;第二步,对设问中的观点进行分析;第三步,将要评析的观点与原理对接,分别从其合理性与不足的地方进行分析,一定要指出观点错误的原因就在于“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正误混杂型常见形式:命题内容总体上正确,但其中包含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命题内容总体上错误,但其中包含合理的因素;命题的前提正确但结论错误,或前提错误但结论正确。解题关键:分清观点的正误部分,且有理由支撑。解题步骤:第一步,指出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第二步,指出观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第三步,指出材料中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或指出应该怎么办。 典例分析典例1(2016·课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解析:本题属于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型。知识限定非常明确,“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回答此类哲学问题,必须先表述哲学原理,然后从“破”“立”两个方面进行演绎或阐释。就本题而言,首先是“立”,即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然后是“破”,即指出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的危害;最后说明应怎么办。答案: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评分细则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判断、选择、行动)或价值观对人们具有导向作用(2分),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或价值观迷失(2分),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分)。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价值观(2分),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2分)。(1)直接评价或驳斥对方的论点。评价一种观点正确或错误或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本题要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予以批驳。(2)指出一种观点正确的理论依据或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错误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本题中混淆是非的谣言被亲身经历过的人的话驳倒。(3)对于错误观点,也可以通过批驳对方论证过程中的谬误来驳倒对方的论点。典例2(2020·衡水周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解析:本题属于说法绝对型评析类试题。从设问中可以看到,该观点把影响事物的多种因素归结为单一因素,因此分三步走。第一步,对指定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意识具有能动性,是指它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二步,对设问进行分析;“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很明显是在强调意识的反作用,因此范围进一步缩小,定位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个知识点。接下来,将此知识点进行细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意识的作用无论怎么巨大,也不可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既包括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包括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第三步,将此知识点进行细化,将要评析的观点与原理对接,分析如下:原理对要评析的观点进行分析结论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有条件的,一方面需要教学实践,另一方面需要学生的努力。没有这两个条件,先进的教学观念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此观点具有片面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意识的作用无论怎么巨大,也不可能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学观念对学生成长不能起决定作用学生的成长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不同意识对改造世界所起的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错误的意识对教学实践起阻碍作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此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答案:(1)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2)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解答评价辨析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下结论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全面性,论点和论据的一致性,答案组织的层次性。如回答本题时要注意下结论的方法。答案给了两个示例,既可以说观点具有合理性,也可以说观点具有片面性。考生下结论时可以说观点正确或错误,但是,观点正确与观点具有合理性、观点错误与观点具有片面性是有差别的。典例3(2020·太原模拟)最近,10余名“驴友”(指热衷户外探险旅行的人)在某自然保护区登山遇险,当地政府组织近20名消防官兵,调动直升机等开展营救,搜救行动历经7小时,救援的直接费用达数十万元。有人认为,“驴友”任性探险,政府救援费用应该由“驴友”承担;也有人认为,政府救援“驴友”并负担全部费用是天经地义的。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辨析。解析:本题是正误混杂型辨析题。第一步,指出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从政府的角度看,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都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第二步,指出观点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从公民的角度看,作为成年人的“驴友”具有独立的、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驴友”任性探险,没有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无论是政府组织救援,还是民间组织发动救助,都会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耗费,或社会公共资源的支出,理应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驴友”应承担一部分救援费用。第三步,指出材料中的观点犯了什么错误,或指出应该怎么办。政府依法承担救援责任,公民依法承担违规责任。答案:公民遭遇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向政府求助是公民的权利;政府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责。无论什么原因,当公民遇到生命危险需要救助时,政府都应动用公共资源进行救助和保护。公民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无条件地要求政府为个体提供免费服务;接受救助的公民应该根据情况适当承担费用。题组训练(八)评价辨析类主观题1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赖清德多次就两岸关系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却对此不置可否。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指出,赖清德以台湾行政机构负责人身份一再公然发表“台独”言论,狂妄挑战两岸关系现状,严重挑衅两岸主流民意,危害台海和平稳定,危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性质非常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台独”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违逆中华儿女的意志,也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的利益,是不自量力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针对近来台湾某些人的所谓“公投”“正名”动作,马晓光送他们十个字:“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马晓光强调,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以“公投”“正名”的方式搞“台独”的分裂图谋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胆敢铤而走险,只会给台湾带来“苦厄”而不是什么“喜乐”。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台湾问题的实质,并对“台独”观点进行驳斥。解析:第一小问,难度相对较小,主要说明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的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