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项脊轩志》第1课时(语文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doc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项脊轩志》第1课时(语文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项脊轩志》第1课时(语文版必修1)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第12课项脊轩志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渗漉()修葺() 垣墙()栏楯()偃仰() 冥然() 兀坐() 珊珊可爱()异爨() 老妪() 先妣() 婢女()汝姊() 呱呱而泣() 扃牖() 枇杷()2辨形组词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顾视无可置者:_稍为修葺:_亦遂增胜:_偃仰啸歌:_冥然兀坐:_珊珊可爱:_妪每谓余曰:_竟日:_4名句默写(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而母立于兹:_(2)古今异义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今义:_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_今义:_凡再变矣古义:_今义:_ 吾妻来归古
2、义:_今义:_(3)一词多义先过若效殆当(4)词类活用垣墙周庭:_乳二世:_执此以朝:_东犬西吠:_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2虚词(1)之(2)于(3)而3文言句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_(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_(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4)家有老妪,尝居于此:_(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_(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_4文句翻译(1)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_(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译文:_二、深层探究5作者笔下的小轩与所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6文章撷取了哪些生活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三、技法迁移含蓄的结尾无尽的意韵文本回顾文章结尾写道:“庭
3、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作者由思念妻子,而触及与妻子有关联的枇杷树,更增添了对妻子的思念;再由对枇杷树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情景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这种结尾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文章用这种方法结尾,怎能不让人击节而叹,情为所动呢?技法点拨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结尾含蓄隽永呢?根据文章的体裁、内容、作者,方法也有很多,这里就略谈几种。一是把思想感情寓于描写之中。这类结尾,作者把深邃的含义寄寓在情景描写之中,让读者去品味去体会。二是留个问号给读者。文章的结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脊轩志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练习:第12课项脊轩志第1课时语文版必修1 WORD版含解析 2015 2016 学年 语文 同步 练习 12 课时 语文版 必修 WORD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file-26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