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双基限时练3.doc
《《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双基限时练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双基限时练3.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双基限时练(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铁器和牛耕逐渐推广 B水利工程的兴建C私田荒地的开垦 D井田制逐渐瓦解解析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答案A2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的最突出表现是()A各诸侯国普遍进行变法 B礼乐征伐自诸侯出C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D奴隶起义频繁解析西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答案B3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的主要原
2、因是()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 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 D诸侯国拒绝纳贡解析本题为材料题,关键是理解材料,通过“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可知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诸侯与国王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势力发展。答案B4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鲁国实行“初税亩” B齐桓公 “尊王攘夷”C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 D李悝提出“尽地力”解析从材料中的“管子”和“不忘其功”“不惮劳苦”可知是管仲改革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C5管仲有一句名言:“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仲的政治活动中,既
3、有利于强国又能够“富民”的一项是()A提出“尊王攘夷”的策略B严格尊崇周礼C推行“相地而衰征”的赋税政策D剥夺贵族特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管仲改革的认识。“相地而衰征”既扩大了税源,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调动了私田主人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C项正确。答案C6春秋时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共同后果有()增加了国家收入承认了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 BC D解析春秋时期的“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是鲁国和齐国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采取的改革措施,其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同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4、答案A7战国时期,有一位历史人物曾经提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夺淫民之禄”,指的是剥夺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答案A8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变法的主观因素是()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B谋求争霸战争的优势C土地私有制的日益确立D周王室衰微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国君变法的主观因素,即国君变法的主观目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目的都是富国强兵满足争霸的需要。答案B9下列关于李悝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改善了吏治,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师一号 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双基限时练3 名师 一号 2015 年岳麓 历史 选修 限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