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8.1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原因.doc
《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8.1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原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大纲版地理总复习优化训练:8.1环境问题的表现、分布和产生原因.doc(5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优化训练基础达标读“人类社会和环境相关模式图”,完成13题。1.和图中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意义相匹配的内容是()铁矿石、水产品煤渣、污水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植树造林和废物利用A.A、B、C、DB.A、B、C、DC.A、B、C、DD.A、B、C、D2.下列措施对浙江省防治酸雨作用不大的是()A.西气东输B.积极兴建小水电C.调整产业结构D.酸性土壤改良3.下列事实能够反映人类文化素质提高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是()A.东北林区采取皆伐方式提高生产效率B.南方低山丘陵区广泛修筑梯田C.黄淮海平原低湿地挖渠排水D.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解析:第1题,A箭头表示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B箭头表示
2、人类社会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C、D箭头表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注意区分C表示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D表示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只有A项符合题意。第2题,我国酸雨属于硫酸型酸雨,主要是由燃烧矿物燃料造成的,A、B、C三项都可以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排放量,起到防治酸雨的作用;酸性土壤改良对防治酸雨意义不大。第3题,排除法即可选择。答案:1.A2.D3.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读图,完成45题。4.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B.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D.限制城市规模和阻碍城市发展5.对城市固体废弃
3、物进行分类收集的重要意义有()改善城市环境抑制臭氧消耗节约自然资源增加耕地面积A.B.C.D.解析:第4题,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第5题,分类回收城市垃圾可改善城市环境,并节约自然资源。答案:4.B5.B水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作为资源来说,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据此完成68题。6.世界上很多国家供水不足,出现“水荒”的原因主要是()A.经济发达国家用水浪费多B.地下水受到的污染严重,水质变坏C.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耗水量大D.世界降水量逐年减少7.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是()A
4、.在华北地区会导致潜水水位下降造成土壤盐渍化B.使潜水位上升,形成地下漏斗区C.在城市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上建筑物塌陷D.在内陆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8.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大量抽取地下水,扩大灌溉面积B.大面积排干沼泽地既可开垦耕地又能获得水资源C.在城市,积极开展水的循环利用D.在水资源丰富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解析:第6题,闹“水荒”主要是由用水量过多,水资源不足造成的。第7题,审题的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关键词“过量”,土壤盐碱化是由于灌溉不当。第8题,A项很明显错误;排干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可取;在水资源丰富地区修建雨水收集设施,会浪费财力、物力;C
5、项合理。答案:6.C7.C8.C9.关于我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放射性污染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B.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两大方面C.城市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D.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环境污染已不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解析: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方面,目前城市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发展,且有迅速向农村蔓延的趋势。答案:C10.2007年入夏以来,随着太湖、巢湖和滇池相继暴发大规模的蓝藻,危及周边群众的饮水安全,湖泊生态危机再次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7年入夏以来,无锡市区域内的太湖出现50
6、年以来最低水位,加上天气连日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5月29日上午,在高温的条件下,太湖无锡流域突然大面积蓝藻暴发,供给全市市民的饮水源也迅速被蓝藻污染。材料二:从2007年6月24日起,因天气闷热,滇池蓝藻再度大暴发,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味道。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类,每年夏天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暴发,造成严重污染。(1)简述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影响。(2)无锡政府通过加大引江济太工程的水量来控制蓝藻,其原理是什么?但是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对此举措表示担忧,试分析原因。
7、(3)简述我国治理湖泊污染的原因及具体对策。解析:水污染是当前污染的主体,而大量含有氮、磷的废液排入池塘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对于富营养化的治理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主要途径包括清淤、引水等。答案:(1)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质是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这些污染物质来自于湖泊周围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2)增加流域水资源量,加快流域水体流动,缩短换水周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以缓解流域水质恶化的趋势,改善流域水环境。因为苏州位于太湖的东南岸,加大引江济太,可能会使太湖北部的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高 大纲 地理 复习 优化 训练 8.1 环境 问题 表现 分布 产生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