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单元验收(二).doc
《《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单元验收(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单元验收(二).doc(14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单元验收(二)(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的发展 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动荡变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乱井田”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社会面临着变革的冲击;“百王礼乐散寒烟”指的是旧的体制遭到破坏,战乱不止。D项最符合题意。答案D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的后果是()A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B加剧了农业经济的分散性C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D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
2、田大量开垦,冲击着井田制,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答案D32006年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尽头,农业税最早始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是最早征收的农业税。答案A4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实质是()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解析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开垦,井田逐渐荒废,政府收入减少,为了增加收入,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都向国家交税,实际上是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占有,承认土地私有。答案C5下图中的虎符是秦国的()
3、A户籍证明B调兵凭证C赋税收据D重量标准解析图片反映的是秦国调兵用的凭证虎符。答案B6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了战争的兵源废除了旧贵族特权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加强了秦军战斗力“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军功爵制度”,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取代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使一批军功地主出现,成为秦国统治的阶级基础。A项正确;保证兵源的政策是“什伍制度”。答案A7“商君遗
4、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生产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解析从材料中的“家贫子壮则出赘”可知有利于户口数的增加,而当时征收赋税是按户征收,故C项正确。答案C8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规定按户征收赋税,商鞅鼓励
5、分家立户的目的在于想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B9魏太武帝与南朝交战,其战书中写道“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氐羌。设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减并州贼;氐羌死,减关中贼”。这表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是()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C民族歧视 D民族自决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从材料中的“非我国人”“设丁零死,正可减常山赵郡贼”等可知北魏统治者实行的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答案C10电视剧北魏冯太后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政绩卓著的女改革家冯太后充满传奇的一生。这部电视剧不可能出现的镜头是 ()A冯太后研习儒家经典B孝文帝聆听冯太后的教诲C冯太后
6、病逝于洛阳D冯太后斥责保守派贵族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迁都洛阳是孝文帝亲政之后的行为。冯太后病逝时,北魏尚未迁都洛阳,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11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主要原因是()A汉族地主的建议B南北对峙的形势C民族矛盾的激化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解析北魏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实际上是学习汉族封建化的经济形态,所以主要原因是受中原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答案D12“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 B东汉光武帝C曹魏文帝 D北魏孝文帝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
7、洛阳,符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答案D13有人在看到洛阳风貌后大发感慨:“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面貌的改变是()A东汉建设的结果B曹魏建设的结果C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D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结果解析通过“自晋宋以来”可排除A、B两项,“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更适合南北朝时期的情况,排除D项。答案C1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融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孝文帝改革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师一号 名师一号2015年岳麓历史选修1 单元验收二 名师 一号 2015 年岳麓 历史 选修 单元 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