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课堂库! | 帮助中心 海量教育资源在线共享平台,权威教学资源门户网站!
课堂库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课堂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304126       资源大小:1.80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课堂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下载资源需要3课堂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试题(含解析).doc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人类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统计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长C. 经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D. 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2. 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A. 48.245千米B. 55.661千米C. 110.569千米D. 111.415千米【答案】1. D 2. B【解析】【分析】【1题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经度1度的纬线长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说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在变短。纬度1度的经线长度随纬度增加有微小变化,说明地球的形状并不规则,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在60°N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os60°千米,与B项最相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赤道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千米,在南北纬60°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纬线实地距离约为111×cos60°千米,约为赤道上的一半。下图为经纬网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1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 A点在B点_方向()A. 西南B. 西北C. 东南D. 东北4. 从半球位置来看()A. A在东半球、南半球B. A在西半球、北半球C. B在东半球、南半球D. B在西半球、北半球【答案】3. D 4. A【解析】【3题详解】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顺自转方向,西经度数减小,图中A位于B的东北方向,故D符合题意,ABC错。故选D。【4题详解】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东西半球的分界是20°W和160°E。顺着自转方向,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A的纬度约是32°S,位于南半球,经度约19°W,位于东半球,A对,B错。B的纬度是40°S位于南半球,经度为30°W,位于西半球,C、D错。故选A。下图为地球侧视图且大圆为经线圈,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且位于某一大陆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 M点的地理坐标大致为( )A. 90°E,45°NB. 90°W,45°SC. 90°E,45°SD. 90°W,45°N6. 自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的方向为( )A. 东北B. 正北C. 西北D. 先向北再向南【答案】5. C 6. B【解析】【分析】【5题详解】P点自转线速度为零,说明位于极点;位于某一大陆上,可以确定为南极点。图中左侧为0°经线,则右侧为180°经线,故M点的经度约为90°E,纬度位于赤道至极点的中点,约为 45°S,故C项正确。【6题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P点为南极点。P、N位于同一经线圈,经线圈是大圆,故P地沿最短航线飞行至N地即沿两点之间的最短经线航行即可,其方向为正北,B项正确。【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根据有效信息判断出P点为南极点,其中既涉及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也考查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7. 下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下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指示牌在下图(b)中的位置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地图上的方向判读。【详解】根据校徽景观指示牌上指示的方向和距离可知,所选地点向前距离校训牌80米,向右距离气象站150米,向左距离老校门200米,综合这几个地点分析,指示牌应该在(b)图的地,B正确。故选B。图是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读图后回答下列各题8. 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A. 甲B. 乙C. 丙D. 丁9.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A. 140 000B. 1200 000C. 14 000D. 120 00010. 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尽可能连接居民点 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 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 B. C. D. 【答案】8. C 9. D 10. B【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的综合分析。【8题详解】根据周边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四地的海拔高度,丁:400500M;丙:500-600M;乙:200-300M;甲:0-100M。故选C。【9题详解】图上距离2M,表示实际距离40*103M,故比例尺为D。【10题详解】图中没有反映居民点;错误。图示等高线多走等高线较稀疏处,而避开等高线密集处,正确。穿越等高线时都斜穿等高线,公路呈“之”字形分布,正确。山区公路多沿河谷分布,减缓公路坡度是最主要考虑的因素,错误。故选B。11. 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题。根据上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上图(a)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图a中等高距是100 m,海拔100 m,A错;海拔在100200 m之间;从图b可知“观测点”在甲山西南,且高程是120 m,B正确。地和地在图中的东北,故CD错。故选B。下列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陡崖M最大落差为A. 198米B. 290米C. 380米D. 450米13. 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A. 300B. 400C. 500D. 60014. 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A. 正东方向B. 东北方向C. 正西方向D. 西南方向【答案】12. C 13. B 14. C【解析】【12题详解】根据图中等高线分析,等高距为100米,崖顶海拔大于或等于700米,小于800米;崖底大于400米,小于或等于500米,所以落差大于或等于200米,小于400米。故380米最接近最大落差,C项正确。【13题详解】由甲乙两点间的剖面图分析,等高线P内d点为洼地,左图中等高线P位于等高线500米和400米之间,根据“高高、低低”规律分析,P等高线应为400米,故B项正确。【14题详解】由甲乙两点间的剖面图分析,乙在甲的正北方,所以王村在乙的正西方,故C项正确。下图为北极航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A. 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土耳其海峡B. 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C. 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D. 东南亚沿岸-西亚沿岸-南亚沿岸16. 北极航道是()A. 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B. 太平洋联系大西洋、印度洋的捷径C. 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的捷径D. 大洋洲联系南美洲、北美洲的捷径【答案】15. B 16. A【解析】考查重要海峡,航线。【15题详解】读图,由中国走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要依次经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对。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分界、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A错。依次经过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C错。依次是东南亚沿岸南亚沿岸西亚沿岸,D错。故选B。【16题详解】读图,北极航道经过高纬地区,是亚洲东部联系欧洲西部的捷径,A对。太平洋联系印度洋绕北极航道更远,B错。北非联系亚洲、大洋洲及大洋洲联系南、北美洲的捷径走北极航道路程远,C、D错。故选A。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17. 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 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B. 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C. 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D. 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18. 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由于地势低,水汽易深入,降水多B. 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C. 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D. 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答案】17. D 18. B【解析】【17题详解】图中、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多,年降水相对变率小于15%,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很少,年降水相对变率大于40%,说明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降水量小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大,D选项正确【18题详解】地降水多是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A选项错误;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但年总降水量少,无暴雨,水灾多发是不可能的,C选项错误;地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与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有关,与年降水相对变率大小无关,D选项错误。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9. 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B. 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C.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D. 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相似20. 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A. 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B. 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C. 地表缺少植被覆盖D. 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答案】19. C 20. A【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图,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19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数值,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A正确;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B正确;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C不正确;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小,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D正确。故本题选择C。【20题详解】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A对。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大,B错。人类活动少,地表植被覆盖率高,C错。地表分布有大量亚寒带针叶林,并非沼泽,D错。故本题选择A。馕不只是新疆人的传统食物,当我们把视线扩展时,从簿馕饮食带示意图可以发现相似的簿馕食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 簿馕饮食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有A. 高原为主,地形较为平坦B. 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C. 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D. 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22. 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有地中海式农业 游牧业 乳畜业 水田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旱作农业A. B. C. D. 【答案】21. D 22. B【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5月)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课堂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阅读课堂库的“版权提示”【网址:https://www.ketangku.com/h-4.html】,按提示上传提交保证函及证明材料,经审查核实后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tag聚合

copyright@ 2010-2023 课堂库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2010613号-12

课堂库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点击此处了解版权投诉,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