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doc(7页珍藏版)》请在课堂库上搜索。
1、课时素养评价十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8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长江经济带进行考察。24日,总书记飞抵宜昌;25日,沿江而下到岳阳再至武汉;26日,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发展新理念。读图完成13题。1.位于长江中游的城市是()A.重庆 B.宜昌 C.武汉 D.南京2.关于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正确叙述是()A.上游地区以发展航运为主 B.下游河段以水能开发为主C.利用三峡等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D.中游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3.以下措施符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是()迁走长江沿岸1千米
2、范围内的化工厂多在长江干流上修建水电站沿岸生产生活污水达标排放退耕还林、还湿、还湖,植树造林A. B. C. D.【解析】1选C,2选C,3选D。第1题,长江源头至宜昌为上游,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四个选项中只有武汉位于长江中游。第2题,长江上游地区以水能开发为主,下游河段发展航运。利用三峡等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中游地区发展种植业。第3题,题干信息“不搞大开发”,所以不宜在长江干流上多修建水电站,错误。均属于“共抓大保护”的范畴。上海浦东新区、成渝试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试验区。读三个试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46题。4.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
3、合竞争力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分散过多人口和工业给市区带来的压力5.制约“成渝试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A.交通不便 B.自然资源C.耕地资源少 D.人口众多6.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D.位于东部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解析】4选D,5选A,6选C。 第4题,浦东新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缓解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二是以浦东开发为切入点,促进上海的发展,从而带动长
4、江流域的发展。第5题,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成渝位于四川盆地,四周被山地包围、境内多丘陵,地形地势不利于修建交通线,使其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第6题,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处,处在江汉平原上,自然条件优越;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武汉钢铁工业发达,也是我国著名的“光谷”。(2019北京高一检测)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转移和承接等重要任务。读图,完成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业吸引能力较高省区是渝、沪B.产业吸引能力较高省区是沪、黔C.川产业
5、吸引能力低因劳动力廉价D.皖产业吸引能力低是因信息闭塞8.长江经济带建设后,能够()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 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 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A. B. C. D.【解析】7选A,8选D。第7题,结合图例和图,可知渝、沪的产业吸引能力高达2.796.65。第8题,长江经济带建设,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和承接等,与人口素质关系不大,故错误。但可以促进沿线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技术交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2018北京春季会考)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提出首都功能更加优化、深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素养评价十四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二册 2019 2020 学年 新教材 高中地理 课时 素养 评价 十四 长江 经济 发展战略 解析 鲁教版 试题试卷 教案 学案 课件 素材 成套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file-912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