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2.do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2014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 2013 2014 学年 高一化学 人教版 必修 一导学案
- 资源描述:
-
1、课前预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相关知识点的回顾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 、 、 、 。 举例说明。 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 、 。 举例说明。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H2O KClO3 KMnO4 MgSO4 Ba(OH)2 NH4Cl AgNO3 CuSO45H2O FeCl3 Fe2O3 FeCl2 二、预学能掌握的内容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2凡是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方法和依据,就是看反应前后有没有化合价的变化。3化合物
2、形成过程电子得失(偏移)化合价变化情况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NaClNa失去_个电子转移给氯化合价_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Cl从钠原子得到 个电子化合价_HClH与Cl电子对共用,且共用电子发生偏移,偏向_H化合价_Cl化合价_三、预学中疑难问题123 课堂互动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被还原等基本概念3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二、学习过程1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
3、中,如果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这类反应就属于 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 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 反应。在反应C+2CuO=2Cu+CO2中,碳元素化合价 ,被 ,发生 反应;铜元素化合价 ,被 ,发生 反应。【探究活动】1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类型,画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2画出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教师释疑】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关系。【思考交流】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Mg + O2 =2MgO ( ) 2KClO3 2KCl+3O2 ( ) Na2C
4、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 Fe+2HCl= 2FeCl2 + H2 ( ) Cu(OH)2CuO + H2O ( )2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Fe2O3+3CO2Fe+3CO2CAgNO3+NaClAgCl+NaNO3 D2KMnO4K2MnO4 +MnO2 +O22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探究活动】从物质的结构探究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的本质以反应2Na+Cl2 =2
5、NaCl为例【教师释疑】形成离子化合物时,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得失的关系。 以反应H2 Cl2 = 2HCl为例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释疑】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化合价的变化与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情况的关系。【思考交流】4化合价与电子转移化合物正价负价价数标出化合价NaCl ,显正价 ,显负价NaClHCl ,显正价 ,显负价HCl 分析上表,从得失电子与化合价变化角度给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下定义 找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得失电子,被氧化,被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关系5反应Fe2O3+3CO=2Fe+3CO2中_元素化合价降低,_物质被氧化,_元素失电子,_物质发生还原反应。6下
6、列反应氯元素只被氧化的是 ( )A5Cl2+I2+6H2O10HCl+2HIO3BMnO2+4HClMnCl2+Cl2+H2O C2Cl2+2Ca(OH)2CaCl2+Ca(ClO)2 +2H2O D2HClO2HCl+O2三、提高训练1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属于还原反应的是 ( ) A HClMgCl2 B NaNa+ CCOCO2 DFe3+Fe2+2在下列反应中,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 ANaOH + HCl = NaCl + H2O BZn +2HCl = ZnCl2 + H2 CMnO2 + 4HCl(浓)= MnCl2 + 2H2O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