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3

类型2019-2020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第1课 有无相生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30906
  • 上传时间:2025-11-06
  • 格式:PPT
  • 页数:43
  • 大小:1.83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2020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第1课 有无相生 2019 2020 素养 同步 人教版 语文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课件 单元 有无 相生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老子选读第一课 有无相生1学习目标2课前预习3进入课堂4学业质量标准测评学 习 目 标1了解老子及老子一书,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等基础知识。2(1)重点学习第1、3、4、5、6则选文。(2)理解老子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3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并要批判地吸收。课 前 预 习走近作者关于老子其人,史记中引用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是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姓李名耳,字聃,年代稍早于孔子,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一说老子可能就是楚国的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说战国中期周室有位太史名儋,有人认为他就是老子。老子一书的形成年代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应当早于论语或大致与之同时,

    2、也有人认为它甚至迟于庄子。据我们看来,老子很可能是古代一位具有传说色彩的贤哲,并一直有些关于他的故事和言论流传,这些言论,可能就是老子一书的雏形,其年代大约与论语相近;(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也许是在战国中期,又有人对这部书加以增补,形成了今传老子的面貌,故其中包含有反映出战国时代社会特征的内容。这书是用韵文写的,用韵规则与楚辞相近,它的作者应当是楚人。老子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但书中把两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质“道”联系起来,所以“形而上”的特征很强。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张“虚静无为”,即反对以人为的手段包括种种文化礼仪干涉社会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状态;关于人

    3、生态度,老子也主张虚静、退让、柔弱,但这并不像后人所理解的那样消极,因为老子所推崇的“阴柔”,实是一种长久之道和致胜之道。老子的文体,既非如论语那样的语录,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全书约五千字,都是一些简短精赅的哲理格言,又押韵脚,特别便于记诵。各章节大致有一定的中心或连贯性,但结构并不严密,前后常见重复。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涵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它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如三十六章云:“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4、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确实是看得很深。与论语出于孔门弟子纂录不同,老子主要是老子自撰,它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老子比论语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老子一书中表现出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犹如一组辞意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犹如鱼龙曼衍,变化多端,像诗,也像歌谣,常以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如第六

    5、章描写“道”孕育万物,生生不息的情状云:“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以形象的比喻表现玄妙的哲理,文气跌宕流畅,句式连环相对。虽然就说理文文体来说,老子还缺乏充分展开的论述,还不是结构完整的说理文,但它和论语都以注重情感和形象性,奠定了先秦说理文的基本特征。(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进 入 课 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本文节选的老子各章,反映了老子哪些重要的观点?答:老子常常从世人不太看重的那些方面,发掘出理论或实践上的巨大价值。比如,世人看重的是“有”,关注的是“难”,瞩目的是“大事”;老子则说,正是相反的“无”“易”以及“小事”,成全了“有”和“难”的

    6、价值,成就了“大事”,所以它们都不应该被漠视。老子证明“无”的价值,典型例证来自日常经验,就是对车毂、器皿、屋室之中空即“无”的作用的体察。这种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思维方式,令人惊异。老子常常从世人的习性中发掘出其负面因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通常都不太用心、不太慎重,因而放松自己的努力。老子指出,很多事情终归失败,根源就在这里,在接近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像对待开始一样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老子认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这是老子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洞见,显示了他的人生

    7、智慧。2文章告诉我们哪些为人处世的道理?答: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反相对的因素,而这些对立的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事物。为人处世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自我夸耀。要正确地了解别人和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要想成就大的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做事慎终如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3如何对待“有”和“无”的关系?答:老子把“有”和“无”的关系完全弄颠倒了。老子只看到房屋住人的地方是空的部分,器皿盛水的地方是空的部分,车轮转动的部位全靠车轮中间空的地方。由此,老子认为对一切事物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无”,而不是“有”。这里,老子忘记了,如果没有车子的辐和毂、没有陶土、没有房子的砖瓦墙

    8、壁等这些具体的“有”,那些空虚的部分又从哪里来?又怎能有车、器皿、房子的用处?因而,老子把“无”作为第一性的东西,把“有”看作第二性的观点是错误的。4如何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答:这几句的意思是说,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或远大目标的实现都是从眼前的具体、细小的事情逐步积累发展起来的。人们需要从中领悟到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由这些有点抽象的概括所萌生的种种社会、人生经验,并且要领悟到在现实人生中

    9、那些还需要自己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老子是如何论述对立统一的道理的?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第1则选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恶”与“美”相对,“美”与“善”并提,可知“恶”在这里应该是丑的意思。美与丑、善与恶本来都是相对而生的,一如“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语出庄子秋水)。所以,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都知道什么是恶了;天下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都知道什么是不善了。其中的道理正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

    10、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老子说,这道理是永恒的。其中“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都不难理解,可“难易相成”应该怎么理解呢?传世老子第六十三章有一句话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指,天底下困难的事一定产生于一件件容易的事。比如人们常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一件好事这是“易”,无数个做一件好事加在一起,或者说一辈子做好事,这就很难了也正因为很难,所以更加可贵。这个例子就显示了“易”生成

    11、“难”的道理。在面对某个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难,就更加谨慎更加用心更加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比较容易地解决了;相反,人们由于把解决这一问题看得很容易,不够慎重不够用心不够用力地去面对它,结果问题反倒难以解决了。这里面也包含了由难生成易、由易生成难的道理。2老子是如何论述看问题的前瞻性的?也正是由于在看到事物一面的时候,常常能够关照到跟它相反相成的另一面,所以老子在看待问题、因应问题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前瞻性。第6则选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未兆”指没有显露行迹。这句话意思是说,事物安稳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12、,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物细小的时候容易散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要在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解决问题,要在还没有陷入混乱的时候治理混乱。这就是非常智慧的提醒。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问题出现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问题产生的要素,在陷入混乱之前把握住那些导致混乱产生的要素,进而采取措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张开两臂才能抱得过来的大树,是从极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这可以说是三个比喻,也可以说是三个举证。从中人们需要领悟到大小、高下、远近等一系列对立项之间

    13、的逻辑关系,以及由这些有点儿抽象的概括所贯穿的种种社会人生经验,并且要领悟到在现实人生中那些自己需要好好把握和努力的东西。“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几”表示非常接近,相当于“几乎”“差不多”。这两句话意思是,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的确,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善始善终。在事物走向成功的过程中,随时都有转向失败的可能;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往往更容易发生,因为这时候人们往往掉以轻心。3对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说法,你怎样看待?不要过分地暴露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优势或强大,而

    14、且不要去竞争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很大作用。“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等,都是在忍让和委屈中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也属于中国式的智慧,它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个体、家族和邦国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辩的概念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4如何辩证地看待“柔弱”和“强硬”?第七十六章中,老子归结出一条普遍原理:柔弱的东西最强大;强硬的东西最脆弱,接

    15、近死亡。他举出活人的身体柔软,死人的身体僵硬的例子;草木活着时枝干柔软,死后变得又干又硬。因此,他认为强硬不是好事,它接近死亡;柔弱才有生命力。这一观点若用于战争,结论则是军队强大了也会遭到挫败。这里老子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并把它绝对化,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辨别事物的强弱,应看它是新生的还是腐朽的。新生的事物即使目前柔弱,以后也可能会强大。如果是腐朽的事物,不论它目前是否强大,到头来只有死路一条。老子把弱能胜强的原则绝对化,他的结论不符合实际,所以是错误的。本课选文阐释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正因为如此,老子在对立项的列举中,特别重视“柔”“弱

    16、”“贱”的一方,这就是著名的“守柔日强”的思想。老子再三强调:“弱也者,道之用也”“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等。这除了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到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这就是说,不但不要过分地暴露了自己的才能、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优势或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争夺那种强大。要“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这一观念在总结世事经验,开启人生智慧上曾起过作用。从“老子不为天下先”“先让一步然后还手”到

    17、“哀兵必胜”“宁受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在忍让和委屈中以求得生存的可能和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属于中国的智慧,它仍然承续了不动情感、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以服务于家庭、邦国和个体的生存。它不是明晰思辨的辩证法,而是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解析】A项“形”为“对照”“比较”的意思;B项“伐”应为“夸耀”的意思;C项“慎”应作动词用,解释为“慎重对待”。D【解析】A组,与“也”构成状语的标志/用在主谓之间;B组,介词“在”/介词“从”;C组,均为“的人”;D组,转折连词/修饰连词。C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B为之

    18、于未有,治之于未乱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解析】ABC都是状语后置,D是正常语序。D 4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B当其无,有车之用(只有有了它中间空的地方,才成就了车子的作用)C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人活着是软弱的,死要死得坚强)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解析】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C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可以看出,老子主张无为,追求无为而治,无为即清静虚无、顺其自然。B老子很懂得物极

    19、必反的道理,因此他很重视“小”“弱”的一面。C老子告诫人们凡事要防患于未然,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D老子认为要想排除困难,必须从容易的事做起,所以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把事情看得容易些,这样难事也就不难了。D【解析】将题目所给信息回归原文找到落脚点,找到充分的证据,然后进行比照判定是解答此类题目的有效方法。A项,可以从课文的第2则、第3则、第5则短文中找到依据;B项,可以从第1则、第5则、第7则短文中找到依据;C项,可以从第6则短文中找到依据;而D项,只要认真审读第5则短文,便可以发现它与“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是相矛盾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20、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解析】为:动词,做,引申为解决。C 7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为之于未有 B九层之台,起于累土C常于几成而败之 D人之生也柔弱【解析】败:使动用法,使失败。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说我们要注意事物的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多指高远目标完成于点滴积累,重建

    21、设性;此处结合前句,是说,严重后果形成于细微之处,重破坏性。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言“善始善终,持之以恒”的重要性,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D本则所说的是关于前瞻性的智慧。只是想告诉我们,做事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解析】做事既要有预见性,注重积累,又要始终如一,不可有始无终。D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910题。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9“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直接表达了老子对“_”的重视和追求。10这段选文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本段主要阐发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或处世哲学:以无为的心态做事,从小处入手,从细处着眼,从容易处入手,往往能成就大事难事。无为学业质量标准测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新素养导学同步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4单元 第1课 有无相生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090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