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名师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 古诗二首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15 古诗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单元导教】本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二首雷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是在一年级学习了“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基础上的发展提高。从找出“明显信息”到“提取主要信息”,从根据信息做出简单推断到根据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仅要求学生关注的信息量增大,并且要对信息进行比较、筛选、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本单元学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也为中高年级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培养整体感知,初步概括能力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课
2、文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古诗二首读诗句,提取诗中描写景物的信息,注意结合景物色彩,想象画面。雷雨借助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变化的信息,想象画面。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结合生活实际,提取各种“天然指南针”如何辨别方向的信息,了解课文内容。太空生活趣事多提取太空生活趣事的相关信息,感受太空生活的奇特。语文园地提取有关“岩石书”的信息,了解相关自然知识。【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认识5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会写34个字,能正确书写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的字,以及结构易错的字。 3.会写34个词语。能结合语境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联系上下文推测生词的意思;认读有关场所名称的词
3、语,能拓展积累词语,抄写句子。阅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二首雷雨悯农。2.能提取主要信息,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雷雨前后景色的变化、“天然的指南针”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和太空生活中的趣事。3.自主阅读最大的“书”,了解“岩石书”,有兴趣探索大自然。表达:1.能仿照例子,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疑问写下来。2.能交流展示如何参与建立和管理班级图书角,有喜欢读书的习惯。15 古诗二首【课前解析】本课有两首古诗,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位作者都着意于对色彩的描绘,并用对仗工整的诗句勾画出美好的画面,令人赏心悦目。关注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诗人早晨出门送别友人
4、时即景起兴而作。作者以满湖的荷花荷叶为写作对象,先发感叹,再写实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绝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在听闻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无限生动的春景图。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五个上下结构,三个左右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整体识记。其中 “莲”是上下结构,要重点强调,“含”和“岭”可比较识记,有点和无点,要提醒学生细心分辨清楚。【教学目标】 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
5、绘的画面。【教学重点】1.认识“晓、慈”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行”,会写“湖、莲”等8个字。2.能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晓、慈、毕、竟、映”5个生字,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背诵下来。3.能初步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诗句的意思,说出诗句描绘的画面。【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简介作者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出示课件1: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15 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齐读课题。
6、3.启发思考:“晓”是什么意思?预设:早晨。教师过渡:我们之前学过“春晓”,“春晓”的“晓”就是指早晨。净慈寺是西湖岸边的一座寺院。出示课件2:“晓出净慈寺”就是“早晨从净慈寺出来”,那是要干什么呢?预设:送林子方。理解课题:林子方是诗人杨万里的好朋友。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早上,从净慈寺出门去送别好友林子方。4.引入作者:同学们对于作者杨万里有哪些了解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出示课件3:(设计意图:直入课题,通过知识迁移来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的同时又加深了新知的印象。)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初读古诗,纠错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请看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出示课件4:(2)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7、。明确要求:现在请两位同学来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棒。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注意“慈”是平舌音,读准后鼻音“竟”和“映”。2.提供语境,多样识字。(1)当小老师,领读识记自读词语:请同学们看这些词语,先自己读一读。出示课件5:提出要求:现在请两位同学当小老师,上来带领大家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小老师读错了要帮他纠正。(2)开小火车,巩固识记明确要求:下面我们开小火车来读词语,老师指哪个词语,小火车就读哪个词语,比比哪一列开得又快又好。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古诗,认真听每一句的停顿,你可以边听边在书上做标注。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在哪些地
8、方需要停顿。出示课件6:全班齐读:我们按照停顿符号一起来有节奏地读一遍古诗吧。(设计意图:提供新的语境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的同时丰富了词语积累,运用了学生喜爱的方式巩固字词,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三、品读欣赏,深入学习1.引出古诗:当我们看到美景时,首先会发出赞叹。那当诗人杨万里看到西湖的美景时,他会先说些什么呢? 他说的是学生齐读。出示课件7:教师讲解:出示课件8: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出示课件9:提示朗读:这两句诗就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叹,要读出赞美的语气。指名朗读。指导朗读: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棒,他把“不与”读得稍重了一些,表现出西湖六月独有的美景,如果能把“毕竟”读得有力一些会更棒。
9、教师范读。全班齐读:我们一起夸一夸西湖六月的美景吧!出示课件10:2.顺势引入:是怎样的美景让诗人发出了赞美呢?请同学们读后两句诗,边读边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出示课件11:设问:诗人见到的是怎样特别的莲叶和荷花呢?再在诗中找一找。出示课件12:教师小结:莲叶碧绿,荷花红艳,诗人抓住了两种景物的不同色彩。出示课件13:逐步深入:不光是色彩明艳,我们来看第三句。出示课件14:引导思考:“无穷”是指无边无际,“接天”是什么意思?出示课件15:教师讲解:出示课件16:第三句的意思是出示课件17:指导朗读:这一句要把“无穷”读得稍重一些,读出莲叶的多。全班齐读。3.启发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画家,你会怎么画
10、荷花?引出诗句:我们都会把它画得红艳动人。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呈现出特别美妙的色彩,也就是诗人说的学生齐读。出示课件18:这一句的意思是出示课件19:提示朗读:谁给大家读一读第四句,读出荷花的红艳。朗读指导: “别样”读得稍重了一些,强调了荷花红得明艳又美丽。读“别样红”时节奏要稍慢,“红”字适当拖长,再渐渐变弱,表现出古诗的音韵美。教师范读。全班齐读。4.听范读,想象画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三四句,边听边想象,看看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教师范读后,全班交流。5.出示全诗,出示课件20:引导体会:看到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忍不住先发出赞美,所以诗人先写赞叹,再写美丽的景色,诗人是多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