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论语》经典评析举隅.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2016年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专题12 名著导读、经典文化研读论语经典评析举隅 2016 年高 语文 复习 备考 策略 专题 12 名著 导读 经典 文化 研读 评析
- 资源描述:
-
1、主标题:论语经典评析举隅副标题:大方之家对论语的点评要好好借鉴哟!关键词:论语,评价,举隅难度:3重要程度:3内容:【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时温习,不一样是很令人自得其乐吗?有同道从远方来,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不一样是很令人拍手称快吗?别人因为不了解我,而我能够做到不怨恨、不恼怒,不一样是一个谦谦君子吗?”【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貌似前后句子没有什么连贯性。要怎样才能连贯呢?学习之苦乐一在自己知,二在共同
2、感。而假如被人误会了咋办?学而篇里的三句反问,劝学而已。但也有人认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这么一来有点悲催了,也太打击人啦,不合情理。不过
3、联系后文多想象,好像也在理。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本立而道生,事物的表现是基于生物的本质而发生的。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本质吧?”【评析】三句话,第一句,摆事实摆现象,推及犯上作乱。第二句,跟君子讲道理,本立而道生。第三句,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08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