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7437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9.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桃花源记 鄂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全集 25
    资源描述:

    1、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教学构想】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并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2、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难点: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i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初一下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我们一起读一遍。(课件显示饮酒诗)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提示:全诗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了远离尘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躲避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陶渊明的这种志趣,在他的很多诗作中都有所体现。不仅如此,在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中,陶渊明更是具体地勾画出了他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走近陶渊明。(

    3、此环节的设计既创设了情景,同时又通过复习、联系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花时不多,收益却很大。)二、检查预习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三、诵读和复述1.课件展示,配乐朗读。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4、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一四、疏通词句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2.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鲜美:鲜艳美丽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都。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5、焉:于之,从这里 语云:告诉(他)说 既:已经 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古今异义词: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

    6、:延长、延伸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一词多义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向: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五、布置作业1.初步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汇。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积极评价(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背诗文的好习惯。)二、访谈练习同桌二人,一人为采访者’(渔人),另一人为受访者(村里人).将

    7、课文内容展现出来。最后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渔人)和受访者(村里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三、用三个词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1.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男女:往来

    8、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四、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弓l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9、)学情预估:问题一:生l: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荡不安,官僚阶级贪污腐败,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暗示了这一点。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年之前呢?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因为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向往和平,肯定会有人带领心地善良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热爱这美丽且愿

    10、意保护这美丽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好生活。问题二:生l: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生2:我认为陶渊明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体现了他的消极心态。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生4:

    11、我认为陶渊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五、全文总结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沽身自好,安贫乐道。他憧憬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还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完成书后思考练习。2.拓展阅读桃花源诗,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25课《桃花源记》.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43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doc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暑假作业.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 特色透练14 语言表达连贯(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编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三 语言表达连贯 特色透练14 语言表达连贯(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 特色透练11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编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三 名句名篇默写 特色透练11 名句名篇默写(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9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9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7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7练(含解析).doc
  • 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A卷)(扫描版无答案).doc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A卷)(扫描版无答案).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6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6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9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9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8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8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6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6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5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5练(含解析).doc
  • 山东省济南市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4月份质量检测试题鲁人版.doc山东省济南市2013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4月份质量检测试题鲁人版.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4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4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3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3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2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52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9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9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7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7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4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4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3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3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1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41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9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9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8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8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7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7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6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6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5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5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4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4练(含解析).doc
  •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3练(含解析).doc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题快练第33练(含解析).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