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五柳先生传练习2含解析冀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13 课五柳 先生 练习 解析 冀教版
- 资源描述:
-
1、五柳先生传一、字音字形sh(嗜)酒辄尽(zh)短褐(h) 箪瓢(dn)晏如也(yn) 黔娄(qin)戚戚(q) 汲汲(j)兹若人之俦(chu) 衔觞(shng)二、重要词语(1)何许人也:处所。(2)不求甚解:本文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3)会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4)性嗜酒:特别爱好。(5)或置酒招之:邀请。(6)造饮辄尽:就。(7)期在必醉:期望。(8)吝情:舍不得。(9)去留:去,离开。(10)环堵萧然:空寂。(11)短褐穿结: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三、文体特点传记是一种特定人物的艺术史诗,最古老的文学体裁之一,它以各种书面语或口头的形象化材料为依据,用
2、文学的语言和方法,对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人物生平进行真实、详尽的叙述,并折射出人物的气质、性格、内心世界。由于它主要以记写人物为主,又称“人物史记”。自传是作者自序生平事迹的文字,也是自身的经验,尤其是内心起伏变化的记录。五柳先生传其实是作者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作的传。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点拨:“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
3、志趣和人格的坚守。这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黔娄之妻的话,并用两个问句作结,试分析一下这样写的作用。点拨:引用黔娄之妻的两句话,既与前文“不慕荣利”相照应,又把五柳先生同黔娄这样的名士类比,认为两人是同一类人,他们都不为贫贱而忧愁,不追求富贵荣华,这样就再次突出了五柳先生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不慕荣利”。两个问句表示猜测,其实是赞扬五柳先生简直是无怀氏、葛天氏时代的百姓,是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又暗示作者的社会理想就是社会能像传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时代一样淳朴、和谐、美好。这样就使文章思想
4、升华了,文章境界更高了。3核心图解1给加点的字注音。性嗜酒()造饮辄尽()曾不吝情去留() 衔觞赋诗()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不慕荣利()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B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C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环堵萧然,不蔽风日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
5、作者以五柳先生自托,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了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随流俗、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好读书”永远是一个可以让人受益终生的习惯。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课内品读(2011浙江温州
6、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711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每有会意_(2)或置酒而招之_(3)造饮辄尽_(4)既醉而退_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同步导练课件: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5-6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