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阅读课件20180420557.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2018 中考 语文 复习 第三 部分 现代文 阅读 专题 记叙文 课件 20180420557
- 资源描述:
-
1、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记叙文阅读课时讲解1 整体感知考点1 内容概括考点2 标题理解考点3 概括人物形象阅读能力1对1辅导课时讲解2 词、句、段赏析考点1 词语含义赏析考点2 赏析修辞手法考点3 句子作用考点1 理解迁移课时讲解3 创新考点考点2 写作手法考点3 拓展探究考点 1 内容概括(7年6考)考向1:填空式内容概括7年5考1.(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时间情节“我”的心理4岁半怯弱学琴的十年往返银川学琴考完业余十级之后如释重负多年后“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开始学琴辛酸痛苦放弃学琴“感激”(或“感谢”)第一步:根据题干信息,初定作答区域。可先在原文中找到所给内容所在的段落,
2、再判断要概括的情节在文中哪些段落,确定作答区域。第二步:紧抓题干人物、事件,在区域中检索相关内容。第三步:概括,模仿题干句式作答。方法指导考向2:概括某个或多个事物2019长沙【答案及评分】练琴时间长,伴随着母亲的全程监督。(1分)学琴的过程伴随着抽泣和训斥。(1分)(2)(原创)文中作者“每次回想起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心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回忆”,请结合全文分析,“我”练琴的痛苦都有哪些?(2分)第一步:阅读题干,找出关键字。一般题干中出现“哪些”“哪几件”都表明文中所记叙的事件不止一件。其次,抓住题干的其他关键字,如题干中带引号的字眼,明确概括的是哪一类事件。第二步: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
3、。方法指导第三步:分层归纳有关内容,条理清晰地作答。可以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分层,也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来分,还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阶段来分。注意:多个事件概括时要注意保持主语即主要人物的一致性。每个事件分别概括时只需写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即可,无需详细叙述。写答案时需要分条整理答案。考点 2 标题理解7年2考考向1 标题的含义2019、2019长沙2(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4分)【答案及评分】一是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1分)二是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琴束缚的痛苦;(1分)三是“我”对学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心理。(2分)(意思相近即可)(1
4、)联系表层含义体会深层含义: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表层含义是: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文题的深层的含义是:将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方法指导(2)结合修辞手法,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文章内容相关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如变色龙表层含义是善于变色的蜥蜴,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实际上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善变的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比作善于变色的蜥蜴。【答题格式】(1)这个标题用的方法,既写了,也表达了。(2)标题“”点明了写作对象考向2 分析标题作用(2)(原创)
5、文章以“拴在琴凳上的十年”为标题有何作用?(3分)【答案及评分】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1分)奠定了一种压抑、低沉的感情基调;(1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第一步,观察文章标题,确定标题类型。第二步,明确各类型标题的作用,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方法指导标题类型一般作用以人物为题突出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紧扣中心,突出主题;全文线索以物象为题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隐含比喻象征义);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发联想,吸引读者;寄托某种情感,突出文章主题第三步,融合标题作用和文章内容,组织语言作答。考点 3 概括人物形象7年4考【答案及评分】对女儿要求严厉苛刻,不辞辛劳,望女成
6、凤。3.(原创)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妈妈的形象特点。(3分)第一步,回归原文,逐段找与核心人物相关的内容。(1)抓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能直接表现人物性格。(2)抓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与侧面描写往往能彰显人物性格,丰富人物形象。(3)抓情节转换。情节的转换最能凸显人物性格。方法指导第二步,仔细筛选,找出文章表现人物形象的段落,归纳整理。(1)若某几个段落表现的人物形象一致,则将这些一致的特点进行归纳整合。(2)若几个段落表现的人物性格不一致,则可将这些性格并列起来作为答案。第三步,结合常见人物用词及文章依据,标清序号,有条理地作答。常见人物形象用词如下:人物类型(
7、身份)常用词语正面人物平凡、朴实、憨厚、纯真、真诚、善良、细心、勤劳、可爱、沉着、冷静、乐观、幽默、正直、勇敢、敬业、热心反面人物狡猾、泼辣、胆小、圆滑、暴躁、势利父亲和蔼可亲、饱经风霜、坚强、勤劳、朴实、无私、伟大1.(2019长沙24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真题补充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8、。D.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E.第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参考答案】BD2.(2019长沙25题)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链接材料】社会上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的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
9、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1)为什么称为“虎妈”:“虎妈”是那类以打骂方式教育孩子的妈妈,而“我”的妈妈在“我”学琴时也是以打骂方式对待“我”。(2)看法或感悟:示例1:对于实现生活中的“虎妈狼爸现象”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在孩子尚不能完全自觉自主时,父母监护其成长,采取一些方式促进孩子成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有时候也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要注意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如果使用过激的、打骂的教育方式,损害其身心健康,是不可取的。示例2:“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但透过表象,却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等浮躁的社会现象,也
10、是促使父母采取极端教育方式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改变“虎妈狼爸现象”,需要家庭、社会一起努力。示例3:“虎妈狼爸现象”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但从本质上看,其实是一种值得思考的文化现象。自古以来,人们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以此类推,打和骂被父母当成一种理所当然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很多父母采用了这种不当的打骂行为却浑然不知。点击链接至考点强化训练 1Word文档考点强化训练1点击链接至麦与镰的季节Word文档课时讲解2 词、句、段赏析考点 1 词语含义与赏析7年5考考向1 词语赏析2019长沙1(1).(原创)第段中“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
11、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这句话中加点的词“羞涩”好在哪里?(3分)【答案及评分】“羞涩”本指“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1分)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麦子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扬花的麦子美丽而娇羞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小麦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分)第一步,解释词语含义。第二步,结合词语词性分析。方法指导第三步,分析词语在句中是否充当修辞成分。修辞答题用语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排比增强语势,表达了强烈的之情反复突出强调了夸张突出强调了第四步,结合句子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综合分析作答。【答题格式】解释词语(本义)+判断(修辞、词性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193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1天地人.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