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5 赤壁赋 (2)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四单元 15 赤壁赋 2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四 单元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赏景品情悟人生-赤壁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2. 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趣与理趣。3.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来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文中主客情感变化的过程。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趣与理趣。教学方法:朗读法、研讨法、圈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一、 导入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诗人,大家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对,他就是苏轼。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苏轼的
2、赤壁赋,体会一下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心情。二、情感思路朗诵课文,从中在勾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明确:第二段第一行的“于是饮酒乐甚”,其中的“乐”字。第三段第一行的“苏子愀然”的“愀”字,表示容色改变,也是情绪变化的标志。第三段最后的“托遗响于悲风”,其中的“悲”字。最后一段的“客喜而笑”的“喜”“笑”,表示高兴。本文情感思路:乐-悲-乐。作者的情绪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为什么乐?为什么喜?又为什么转悲为喜了呢?需小组讨论作答。三、赏“乐”之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指出我们人生当中有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赤壁泛舟,四美俱全。请找出这四美的句子
3、。 明确:良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美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乐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赏心: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之下的这幅月色之图,非常的美丽,请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番美景描绘出来。明确: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在这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的良辰美景中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77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