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1)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1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教学 教案 第二
- 资源描述:
-
1、【教材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句式。2.培养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增强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2.体会孟子文章长于论辩,善于比喻的特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本性中发现仁义礼智的幼苗并努力培养和发展,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2.领会性善论思想对构建理想人格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对人生的自信心【教材重点】1.掌握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2.理解孟子的“四端说” 性善论思想【教学难点】 理解“性善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朗读法 质疑法 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并出示教学目标: 三字经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人
2、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少人对这句话产生了疑问,“人的本性真的是善良的吗?”2011年10月,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被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几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化为废墟,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远方你们,也是纷纷捐款,时刻关注着四川人民,我们并不认识,可为什么会捐款捐物,甚至留下了泪水呢? 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同情的心理,也就是恻隐之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无恻隐之心,非
3、人也。孟子坚信“人性本善”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孟子的脚步去探寻“人性本善”的丰富内涵(出示课题)学习要求总体上与学习其他“诸子散文”一样,还是三点:一是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有关的文言句式,二是把握思想观点,三是学习说理方法(出示教学目标)。二、检查预习巩固字词:老师向同学们质疑,师生讨论,依次释疑: 课题中“我固有之”的“我”和“固”应如何理解?课文开头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之中的“不忍人之心” 应如何理解?“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与“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中的两个“所以”的意思是否一样?“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中的“要”和“乡党”该怎样理解?“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这句
4、话是什么意思?其中的“扩而充之” 应如何理解?第4则中“乐莫大焉”和“求仁莫近焉”中的“莫”和“焉”该怎样理解?三、合作探究文本内容: 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性善论”的最突出体现就在“四端说”,“四端说”把抽象化为具体,是我们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论”的桥梁。所以,我们首先要来一起学习“四端说”。(1)关于“四端说”(用课本上的句子回答)。 端,就是发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就是怜恤、同情。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就是推让、谦让。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就是能明辨是非。(2)举例展开“四端说
5、”(加深理解) 孟子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与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因为这种同情心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是否能说出一两个呢? 例:不久前我们学习的孟子选篇中的齐人一妻一妾最能体现这羞恶之心。丝毫无羞耻之心的齐人,在乞食了祭司剩下的酒肉之后,还在妻妾面前表现出与达官贵人共食的傲慢样子,在孟子的眼中,他已经是“非人”了。相反,齐人的妻妾抱头痛哭,以她们的丈夫为耻。 总结:请大家反思自身,如果对于自己的错误有羞耻之心,面对他人的丑恶行为有憎
6、恶之心,说明你心中保持着“性善”中“义”的一面。 例:“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9.11事件、汶川大地震逃生时,让妇女儿童先离开;老师组织学生先离开,自己留在最后。坐车不为老人让座。 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让便是知礼的最基本表现。 例: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哥白尼坚持真理“日心说”奉献了宝贵的生命。总结: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需要我们分辨。或许分辨它们需要突破重重阻碍,或许我们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我们也不能停下追求真理的脚步。 (3)在孟子看来,作为“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那么,我们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种发端,并不是就已经具备了“仁义礼智”这四种品德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0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