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02单元)(考试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0178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57.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试题 单元测试 2018 2019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02 单元 考试
    资源描述:

    1、绝密启用前|1试题命制中心2019-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必修2(第02单元)单元检测(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

    2、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现在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阳春白雪等。它们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

    3、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著特征。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大约类似于古希腊史诗的“吟唱”形式。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

    4、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摘编自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第四章屈原与楚

    5、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辞”一词,目前已知最早出自司马迁,用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宋人黄伯思的观点认为,“楚辞”具有浓厚的楚地文化色彩。B“楚辞”受屈原影响极大,它不仅成为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诗体的专称,而且因其作品而被称为“骚”“骚体”“赋”等。C继诗经之后,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影响深远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不仅包括屈、宋等人的作品,还包括后人的模仿之作。D楚辞与汉赋是有区别的,虽然汉代人把楚辞称为“赋”,但为了区别这两种文体,现代人已经不大将“楚辞”称为“屈赋”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诗句的

    6、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B楚辞的诵读不同于歌唱,也不像散文的读法,而是“不歌而诵”,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吟唱”。C与整齐四言体的中原歌谣不同,楚辞属于每句长短不一的杂言体,这是其体式上的显著特征。D楚辞的篇幅较长,虽然已经不适宜歌唱,但是文辞繁丽,富有内涵,能够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辞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楚地发达的音乐与歌谣的影响,二是楚地盛行的巫教的渗透。B楚辞,特别是屈原的离骚天问等一些长篇巨制,在形式上已经完成了对歌谣的突破。C楚国君臣百姓崇信巫术,以歌乐鼓舞祭祀诸神,这种文化氛围使屈原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D与楚辞相比,

    7、同时期的中原歌谣很少运用神话材料,缺乏浓厚的神话色彩,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而是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来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来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

    8、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而且,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死去,要么惶惶然重返

    9、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做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辞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

    10、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直到宋代,尤其是苏轼,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的,这种云雾主要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11、?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三首神释)“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

    12、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自然而平淡,恰恰因为这一点,所以宋代以前一直无人赏识他。B作者将陶渊明和历史上许多文人做对比,说明陶渊明的安静是一种自觉的处世态度。C陶渊明与魏晋名士一样也追求“回归个体”,但他却表现得平静、自然、优雅。D标题中的“田园”是陶渊明生命境界的象征,而“自然”就是这种境界的核心。5根据原文,简要概括陶渊明诗作的特点。(6分)6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作者笔下陶渊明的“田园”的理解。(6分)(三)实用类文本

    13、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联合国曾有报告指出,15%的世界人口在根本没有卫生设施可用的环境中生活,在印度约有65亿人仍是露天排便占了全世界露天排便人数的60%。排泄物会污染食物和水源,引发肠道疾病,造成每年150万未满五岁的儿童丧生,比艾滋病和疟疾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据统计,全球因为厕所问题而致GDP的损失高达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早提出“厕所革命”这一概念,意在改善厕所卫生状况,这直接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而“厕所革命”近年来已经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新世纪以后中国城乡“如厕难”的状况已基本解决,但在农村,厕所依然是基础设施的短板

    14、,关键是观念和意识问题。自2019年开始,一场“厕所革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2019年1月,国家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表示,从2019年开始,将用三年时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手段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由此“厕所革命”也被称为旅游的“一号工程”。(摘编自北方网“厕所革命”:厕所的重要性超出我们的想象)材料二: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共新改建旅游厕所68万座。旅游厕所是外国游客认识中国的第一张名片,那么外国游客对于“厕所革命”是怎么看的呢?据不完全统计,美国、英国、德国等境外媒体关于中国“厕所革命”的报道超过16万条,正面报道超过93%。显然,“厕所革命”已经成了

    15、我国的一张新名片,正向世界展示着我国作为文明礼仪之邦的美丽形象。从以上数据来看,“厕所革命”的成果无疑是喜人的,但是作为一项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惠民举措,“厕所革命”是否成功更要看民意。在“厕所革命”喜人数据的背后,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有关部门要结合民意,解决困扰民众已久的“厕所指示标志不清楚,出门找公厕困难”的问题,把做好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厕所革命”考虑范围。目前景区在推进“第三卫生间”“旅游厕所”“残疾人厕所”等人性化设施的建设,但是仅限于景区的话,受惠民众面很小,提升民众生活品质还需进一步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截至2019年底,我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3%,但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只有605

    16、%,有关部门在提高覆盖面的同时,应该把“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作为下一步的攻关目标。(摘编自黄境莲“厕所革命”要看数据,更要看民意)材料三:农村“厕所革命”的主要困难在哪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厕所一直被认为是污秽肮脏之地,即便到现在,农民对厕所建设的重视依然不够,像城里人那样让厕所“登堂入室”且花巨资进行装修,还感到有点不可思议。目前,绝大部分农村依然没有自来水和下水道,厕所基本上都是旱厕,大规模推广冲水马桶或坐便器不太可能。虽然有些村庄通了自来水,农户(包括学校)可以自己建设下水道,但因为没有专门的清理人员,粪便无法及时清理,大部分就直排入沟了。(摘编自李木元将

    17、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7下列关于我国“厕所革命”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的联合国报告表明,“厕所革命”不仅关乎人民健康和环境状况,也影响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B材料一的图表表明,我国旅游厕所2019年新建数量相较2019年有增长,改扩建数量却有所下降。C从材料二境外媒体的报道可知,我国的“厕所革命”取得喜人成果,已经成了我国的一张新名片。D三则材料各自从不同角度谈到了我国“厕所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印度约有65亿人根本没有卫生设施可用,这使印度每年的死亡人数、GDP的损失远远高于其他国家。B

    18、“厕所革命”最早是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而中国的“厕所革命”是从“旅游厕所革命”开始的。C从材料一及其图表中的两组对比数据可知,我国“厕所革命”正往更多原本缺乏厕所设施的区域深度推进。D材料二表明,成功的“厕所革命”既能向世界展示我国的美丽形象,也能结合民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9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厕所革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源乾曜,相州临漳人。乾曜第进士。神龙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东,奏课最,频迁谏议大夫。景云后,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废射礼。乾曜以为:“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

    19、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 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比年以来,射礼不讲,所司吝费,而旧典为亏。臣愚谓所计者财,所亏者礼,故孔子不爱羊而存礼也。大射谓春秋不可废。”开元初,邠王府吏犯法,玄宗敕左右为王求才长史,太常卿姜晈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神气爽澈,占对有序,帝悦之,擢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累进尚书左丞。四年,拜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会帝东幸,以京兆尹留守京师。治尚宽简,人安之。居三年,政如始至。仗内白鹰因纵失之,诏京兆督捕,获于野,榛死。吏惧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遂入自劾失旨

    20、。帝一不问,众伏其知体而善引咎。八年,复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位侍中。建言:“大臣子并求京职,俊軿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三息俱任京师,请出二息补外,以示自近始。”诏可。乃以子河南参军弼为绛州司功,太祝絜为郑尉。诏曰:“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传不云乎: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或行,仁岂远哉。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于外。”繇是公卿子弟皆出补。帝尝自较其考,与张说偕赐。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帝幸东都,以老疾不任陪扈。卒,赠幽州大都督。乾曜性谨重

    21、,其始仕已四十馀,历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为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同秉政,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故鲜咎悔。姜晈为嘉贞所排,虽得罪,讫不申救,君子讥焉。(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B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C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

    22、D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在文中指旧时的典籍,即四书五经等。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源乾曜品性谨慎持重。为官四十多

    23、年,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以清廉慎重尽职敏捷闻名,皇帝亲自考核官员政绩,他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并因此受到奖励。B源乾曜忠心为国,积极进言。当时射礼废弛,他建议恢复射礼;大臣们的儿子都在京城任职,贤德之士大多外放,他主动要求从自己做起,外放儿子。C源乾曜敢于担当。仗内白鹰丢失,属吏害怕获罪,他独自承担责任;晚年也经常当廷裁决大事,果敢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很少有过失和让自己悔恨的事。D源乾曜执政重宽松简约。他做京兆尹时,自始至终坚持宽松简约的为政方针,百姓安定,社会和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2)姜晈为嘉贞所排,虽得罪,讫不申救

    24、,君子讥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咏 愁石象之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涵残月酒醒时。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币地丝。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该诗首联追寻“愁”的踪迹,说它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愁肠百结”,一半写在人的心灵之窗“愁眉苦脸”。B诗人认为“愁”最容易潜入的机会只有一条,即风雨摧花春归去,落英遍地孤者见,最能使人愁肠寸断,思虑万千。C尾联写“愁”无处不在。“愁”如此气人、欺人、恼人,可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却过着花

    25、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D诗人把愁之踪迹、潜入时机、来时情状以及无处不在的态势状写得生动,形象,细致。通篇不着一“愁”字,却句句切题,犹如一首谜语诗。15宋诗略评论这首诗写愁“有神无迹”。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 , ”两句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心志。(2)诗经氓中“ , ”两句通过女主人公之口,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3)春望中,诗人因“花”“鸟”

    26、之景触发内心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 、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 )。持久的学习倦怠容易使学生 ,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 。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有了以上

    27、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B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

    28、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C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D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等学习行为,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虽然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但是它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B这即使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C这虽然是正

    29、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D尽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无能为力 茫然失措 漠不关心 长此以往B有心无力 茫然失措 掉以轻心 积微成著C无能为力 茫然若失 掉以轻心 长此以往D有心无力 茫然若失 漠不关心 积微成著20下面是一则寻物启事的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寻物启事本人粗心,于2019年8月5日上午8时前后在公园丢掉棕色公文包一个,内有身份证、驾驶证、工作证还有带着瑞士小军刀的钥匙一串。拾到者赶快拨打电话150077XXXXX。有酬谢。李先生2

    30、019年8月5日21下面是东汉至隋的形势变化图,请将这个形势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XX大学招生办在公布2019年自主招生初审结果的同时,给初审落选的考生发了一封信。下面是摘自书信的部分内容:亲爱的同学:你好!感谢你报考我校2019年自主招生!尽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未能通过本次自主招生选拔。这个世界有时看似分明:有竞争,就会分出先后;有选择,就意味着有人欢笑,有人失落。而当你有一天能定义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个世界就是你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请你相信,这样的结果,无关才华的高

    31、下,无关人生的成败,亦不应当有损于你为梦想拼搏而怀有的勇敢与能量。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还不够完美,我们也正在不断打磨自己的人才评价体系与选拔机制多维量才,多元选才,多渠纳才。我们希望甩一套跨越“优”与“劣”二元对立的评价体系,去拥抱在你们身上体现出的多种可能。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彼此都需要学习。亲爱的同学,希望你将这次偶然的落选,视为考验而非拒绝,视为细雨而非凛风,视为向内检视自己,重新出发,迎向新天地的契机。我们祝福你,正是因为我们坚信你终将变成更好的你。此致祝高考顺利!xx大学招生办公室2019年5月8日xx大学给落选者回信的做法及书信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阐明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学易试题君之单元测试君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02单元)(考试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017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参考.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下载.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免费.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下载.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C层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网校专用】.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真题汇编】.docx
  • 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2022春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作业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有一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易错题】.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必刷】.docx
  •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4月)数学(文)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夺冠】.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校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名师系列】.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各地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2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2013中考数学复习 综合题1 新人教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典优】.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