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中语文精练精析 第14课 唐诗五首(粤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高中语文精练精析 第14课 唐诗五首粤教版必修3 语文 高中语文 精练 14 唐诗 粤教版 必修
- 资源描述:
-
1、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第14课 唐诗五首【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山居秋暝一诗,完成13题。1.本诗第三联写景用了衬托的手法,试加以分析。答:_【解析】此题应从动与静的关系上分析。答案:本联以“喧”来反衬“静”。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平和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会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2.本诗第四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中的“留”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怀?答:_答案: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2、,不愿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情怀。3.诗歌颔联描写自然景象,颈联则侧重于描写人的活动,诗中的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有人说,这首诗寄寓了诗人的人格情操,也表现了他的社会理想。请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以上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从人格情操方面来说,诗人以物芳而明志洁,从侧面反映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表现了自己的人格美。从社会理想上来说,这是以人和而望政通,在全诗的意境中体现了王维的社会理想。二、阅读石头城一诗,完成46题。4.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现在在诗人眼里又是什么情景呢?答:_答案: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片荒凉的景象。5.面对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描写
3、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答:_答案:在这里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因它曾照见过六朝腐朽的统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矮墙上来,可这已是一片空城了,诗人的无尽感叹蕴于其中。6.石头城中,诗人登临怀古,石头城是历史遗迹,厚重无言,诗人是如何将怀古之情写得生动传神、感人至深的?答:_高&考%资(源#网答案:作者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选取了两个具备动感的情绪化的意象江潮和明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在作者笔下,江潮激烈地拍打城墙却无人欣赏而落寞退去,多情的明月不知人事的变迁,依旧从东方升起并不忘光顾古城。江
4、潮有意,明月多情,而无情的却是历史的沧桑和人的命运。三、7.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给我们描绘出了幽清明净的自然之美。请你用自己的话描写出这两句诗的情境,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40字。答:_【解析】注意题目要求,(1)在所描写的语段中要至少用一种修辞,如比喻、夸张、象征等等;(2)所写语段的语意要合乎诗句的语意;(3)字数不少于40字。来源:高&考%资(源#网参考答案:皎洁的月光从松树枝叶的缝隙中一丝丝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下,月光照射下的泉水如白练似的,拥抱着明洁如玉的卵石,淙淙地流向远方。【素能综合检测】一、积累运用高&考%资(源#网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
5、沙白鸟飞回(盘旋) 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 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C.夜深还过女墙来 (古代指为女子经过而筑的墙) 山居秋暝(晚)D.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 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穿)【解析】选C。“女墙”应译为“石头城上的矮城”。2.下列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解析】选D。D项为“二二二一”的格式(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他的为“二二一二”的格式(如:庄生/晓梦/迷/蝴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