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十次讨论修改.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曾十次 讨论 修改
- 资源描述:
-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十次讨论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十次讨论修改 1977年2月7日,有舆论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当刚刚从肉体折磨和精神禁锢中逃离的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得知“两个凡是”的时候,着实吃了一惊。“这等于回到了文革老路子上去了。但我也很快意识到,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批判四人帮、批判文革错误路线的关键。” 经过缜密的分析研究,1977年6月初,他确定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基本论点,“因为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同时也无懈可击”。 到6月中旬,文章的主题、观点、布
2、局已基本形成。8月,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8000字长文写成。胡福明此前接受了光明日报哲学组编辑王强华的约稿,于是9月初将文章寄到了北京。 此后4个月杳无音信。直至1978年1月19日,胡福明突然收到王强华来信,信中提出了修改意见。 胡福明将文章再次修改后寄出。光明日报新任总编辑杨西光看见这篇文章后非常高兴,认为放在哲学版发表可惜了,要放到第一版去。但他提出要求,“文章还要修改,要加强联系实际,以更有战斗性。” 胡福明回忆,4月中下旬,他又应杨西光之邀,留京10多天,和光明日报的杨西光、马沛文、王强华、中央党校的孙长江同志商量,反反复复又改了六七遍。离开北京之前,杨西光表示要请胡耀邦同志审定通过,他还在标题上加了“唯一”两个字。最后文章经胡耀邦同志审阅定稿。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光明日报616 郑晋鸣 刘有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