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孝义三中10-1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一(语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孝义 10 11 学年 单元测试 语文
- 资源描述:
-
1、山西省孝义三中2010-2011学年高一单元测试(一)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80分)第I卷(38分)一 选择(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遒劲(qi) 摭拾(zh) 恪守(k) 甄别(zhn)B 甫健(p) 商榷(qu) 犄角(j) 墓冢 (zhng)C 摇曳(y) 给予(j) 啮噬(sh) 思忖(cn)D 骸骨(hi) 灰烬(jn) 吮吸(yn) 不啻(ch)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在创作中,朦胧诗力图以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去打破传统诗学的筐架。B 由此,中国诗歌才从歌功诵德、政治宣传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开始了一个新的
2、里程。C 在这个社会里,人们都太忙碌,以至没有时间坐下来谈话,即使母子有时也不例外。D 这当然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你,但不能不把它作为你终生努力的目标。3、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以竟全功:完成 入不敷出:付出B、意犹未足:还 苟延残喘:如果,假如C、完美无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 百无聊赖:依赖,凭借D、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怨天尤人:担忧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的一项是( )A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B它的土地上的每一块沙石都在跃动,每时每刻都在召唤你们投入C你们心上的世界如蓝天那样明澈而单纯,D北京的春天将因你们的号令停止了黄沙的飞腾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
3、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十八岁有许许多多令人 眷恋的回忆。希望你踏进“反抗”的年龄时,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 地对父母下评断。我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 哪!A 沉湎 轻率 望眼欲穿 B 沉湎 草率 望穿秋水C 沉溺 草率 望眼欲穿 D 沉溺 轻率 望穿秋水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B 我现在闭着眼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祖母的话)。C 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D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
4、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将与你们一起探讨青春激情,规划未来人生,体验读书意义,领略家乡山水,重温乡土情怀,回望自然风光。B 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说“当孩子在你身边的时候,多宠爱他们吧”。C 我祈祷你能够随意读书,不再为“功课”苦恼的日子快些来临。那时你可叫做一个率性读书的人。D 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的过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心痛的正是不能。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天,在我这片
5、土地上, (甲) 。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 (乙) 。我 (丙) ,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 (丁) 。甲 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 紧扶我锈钝的犁,用我细瘦的胳膊乙 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磕绊着我的犁头 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丙 四肢颤抖,汗流浃背 汗流浃背,四肢颤抖丁 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 在给予我责任的同时所给予我的生命A 甲 乙 丙 丁 B 甲 乙 丙 丁 C 甲 乙 丙 丁 D甲 乙 丙 丁二 填空(14分,每空1分)9相信未来的作者是 ,他的代表作还有 。10恰同学少年, , , 。 1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6、,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诗人 的 中的诗句。12赤橙黄绿青蓝紫, ?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万年太久, 。踏遍青山人未老, 。为有牺牲多壮志, 。不到长城非好汉, 。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第卷(42分)三 文言文阅读(12分) (蒋)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记母教铨时,组绣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
7、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日:“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日:“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母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日:“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