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 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愤-选择性必修中册-高二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 情景默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全三册 书愤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语文课 古诗文 解析 情景 默写 统编 全三册
- 资源描述:
-
1、书 愤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人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他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不仅成为南宋-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诗9300多首,是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其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数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一样贯穿 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陆游-生坚持抗金主张,虽多次遭
2、到投降派的打击,但爱国之志始终不渝。有剑南诗稿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文集传世。2.文本分析(1)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诗人未曾想过杀敌报国之路竟会如此艰难。原以为“我”本无私,倾力报国,那么国必成全于“我”,孰料竞有奸人作梗、破坏,以至于屡遭罢黜。诗人开篇一自问,问出几多郁愤。“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从章法上点明了题目中的“愤”字(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译文: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这两句
3、,写宋兵在东南和西北抗击金兵进犯之事,也概括了诗人过去游踪所至。这两句概括的辉煌过去恰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下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想到今日恢复中原之机不再,诗人心如泣血。“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观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形象地表明了诗人的理想:他渴望北代恢复中原,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第一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领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译文: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58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期末达标测试题|人教(部编版) (共2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