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25七律长征_人教版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 实录 25 七律 长征 人教版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实录-25七律长征人教版新课标(2019)一、导入,引出诗文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师:你们了解长征吗?生:长征的路程非常的远,而且是很艰难的。生:在长征途中,红军翻越了雪山,走过了草地。师:请看:(课件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北上抗日。他们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击溃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整个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师:回顾这漫漫的二万五千里征程,毛泽东心潮澎湃,挥笔写下
2、七律长征这首诗。(板书:七律)七律就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每首诗有八行,每行七个字。来,一起齐读诗题。生:七律长征。师:(出示:课文)毛泽东写下这首诗的第二天,他便在排以上的干部会上进行激情朗诵。请听(音乐起)朗诵。师:想读读这首诗吗?生:想。二、初读,读顺诗文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136面,自由地读读这首诗。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时,老师巡视,注意学生读书习惯。)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来,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同桌听,看看字音读准了没有,诗句读顺了没有?(同桌互读)师: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啊!老师把这首诗中的生词请了出来,(课件出示:五岭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岷山)
3、你会读吗?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把生词读准?生:五岭 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师:读得真准。来,像他这样我们一起读。生:五岭 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师:很好,生词读准了,相信这首诗大家也一定会读了吧!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三、再读,理解诗文师:字音读准了,诗句读通顺了,这是读诗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把诗读懂。俗话说,文有文心,诗有诗眼。请大家静心地默读这首诗,看看诗中的哪一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意思?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课件演示:诗句变色)你真的很会读书,很快就找到了诗眼。是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板书:远征难 只等闲)师: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眼
4、的理解吗?生:红军不怕长征的艰难,把万水千山看成是只等闲。师:看来诗眼中的一个词难住了大家。哪个词难住了你?生:“等闲”。师:“等闲”这个词语我们经常用到它,比如“我们绝非等闲之辈”,这句话中的等闲是什么意思?生:一般。生:平常。师:诗眼中的等闲也是平常的意思。红军把什么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生:红军把经历万水千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师:对!诗人在诗中提到了哪些山、哪些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山名和水名画一画。师:都找到了吗?来,我们一起交流交流。生:乌蒙。师:对,还有谁有补充?生: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师:山有五岭、乌蒙、岷山,水有金沙江、大渡河。红军在长征途中仅仅只经历了这几座山
5、、几条河吗?能结合课后的资料来谈谈吗?(课件出示:长征资料)生: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18座山,24条河。师:18座大山,24条大河,小山小河就不用说了。长征途中,红军要经历这么多的山水,经历这么多的困难,诗人为什么只选这几座山、几条河呢?猜猜看?生: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它们只是万水千山的代表。师:真不错,和诗人想到一块儿去了。四、品读,感悟诗情(一)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是呀!这几座山,这几条河正是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我们随着诗人的思绪首先来到五岭和乌蒙。(课件出示“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自由地读读这一句诗,看看你从这句诗中的什么地方能看出翻越五
6、岭和乌蒙的艰难呢?师:看出来了吗?生:我从磅礴一词看出翻越乌蒙的艰难。师:对,你又从什么地方看出翻越五岭的艰难呢?生:逶迤。师:(课件出示:五岭图)看,这就是一座连着一座的五座山岭。如果此时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你会想到哪一个词?生:高大。师:仅仅是高大吗?这五岭可是一座连着一座,伸向远方呀!你还会想到哪一个词?生:连绵不断。师:诗人用的是哪一个词?生:逶迤。师:逶迤就是连绵不断的样子。知道这逶迤的五岭到底有多长呢?它纵横四省,绵延千里,像一条蜿蜒的长龙。而且一路上都是崎岖的山路,翻越它,难吗?生:难!师:(课件出示:乌蒙图)这就是乌蒙山。如果此时又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眼前的五岭,你又会
7、想到哪一个词?生:高大。生:高耸入云。师:诗人用的又是哪一个词?生:磅礴。师:磅礴就是气势雄伟,高大的意思。知道磅礴的乌蒙山到底有多高呢?海拔在3000米以上。黄石最有名的山是什么山?生:西塞山。师:知道他有多高吗?海拔只有170米。乌蒙山可是有20来个西塞山的高度。它不仅高,而且山势陡峭,极难行走。师:你能把翻越五岭、乌蒙的难读出来吗?(指名读)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评一评,读得怎么样?五岭的绵延,乌蒙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吗?生:还未完全读出来,还不够难。师:来,请你读,边读边想象五岭、乌蒙的样子,相信你会读得更好。生:“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五岭逶迤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