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二泉映月苏教版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10 二泉映月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二泉映月 教材分析二泉映月既是一首二胡曲,又是无锡惠山脚下的一处著名的景致。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文质兼美,情感积淀,给学生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对陶冶学生的性格,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有一股强有劲的动力。同时文章语句优美,写法独特,是对学生进行写作品析与再创造的良好范本。乐曲流畅婉转,意境深邃,流露出伤感怆凉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表达了阿炳对辛酸现实生活的沉思,寄托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同时,借助课文的关键词串走近阿炳以及二泉映月。【教学难点】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3、并能熟读成诵。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搜集阿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1、认识阿炳,交流他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2、教师介绍阿炳的生平。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1)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1)试读课文,了解词语掌握情况和各自然段的大致内容。(2)通读课文,分段。第一段(12):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傅到二泉赏月的情景。第二段(34):不幸的经历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生活的热爱,他又来到二泉,心潮激荡,似乎听到人世间的不平
4、之声。第三段(56):阿炳在二泉边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3、学生质疑问难。来源:Z|xx|k.Com三、指导书写:1、请学生自己辨别,交流注意点。2、学生练习书写。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来源:Z,xx,k.Com第二课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中秋之夜,瞎子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皎洁的月光照耀着清冽的泉水,淙淙流淌的泉水拨动了饱受贫穷和疾病折磨的阿病的心弦。看,他用颤抖的手操起了琴弓;听,如泣如诉的琴声在池旁回响起来。2、 听二胡曲二泉映乐。3、 阿炳用心演奏音乐,你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课文哪一自然段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