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8).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故都的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38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故都 教案 教学 设计 优秀 公开 38
- 资源描述:
-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学目的:1.进一步体会散文的“形”与“神”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学会运用借 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2. 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方法:自读- 讨论评讲教学构思:以作者情感为线索结构全文教学重点:散文的“形”与“神”教学难点:散文的景与情教学媒体: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教学时数:一课时(40 分钟)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语设计1、师:历代名家对秋都特别的钟爱,描写秋的佳作数不胜数,同学们能说一说吗? 生:“落霞与孤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师:对。这是王维的
2、滕王阁序中的名句。那,还有别的吗? 生:(沉默)师:那我们看看名家对秋的评价是如何的?佳句: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暝(从计机中调出已准备的材料。如下:)师:这些佳作中既有颂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写萧瑟凄凉,又有刻画絢丽多彩。那么,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请翻开课本 P250。2.师:上课之前,老师已经把自读题给出,让同学们作了充分准备。下面,以自读 题为依据,欣赏分析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3、 2,并根据练习思考下列题目:1. 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2. 在课文的第 1、2 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3. 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图,请同学们根据想象力分别把景色画出来。然后,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表现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分析。5. 课文的最后,作者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意图是什么?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6. 纵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是颂秋还是悲秋?为什么?7. 作者运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 结合
4、点是什么?(弹出自读题,如下:)二、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1、第一部分师:翻开课后练习 2,请一位同学结合练习 2 来完成第一部分“总起”。生:处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处写南国之秋不能让人满足。北国之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作者“想饱尝一尝”;而南国之秋的特点是 “慢”、“润”、“淡”,作者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来表现对故都的秋的依恋。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从这,同学们能回答练习 1 吗? 生(齐答):“味”,即“清”、“静”、“悲凉”。师(点头表示满意)(弹出板书,如下)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
5、到十足“向往:“想饱尝一尝”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总起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2、第二部分师: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 析课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请五位同学尽情发挥画艺(五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 师: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槐树的落蕊及其有关情况;秋蝉的残声;秋雨及雨 后话秋凉的场面;枣树在秋天里的奇景。师:说对了。五位同学都画好了。请每位同学结合练习 3 来介绍秋景图。生甲: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见的景象图,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和秋草这些景物都给人清凉疏朗的感觉,尤其是蓝色的牵牛花更增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届(新)人教版语文下册教用课件:期末复习专供 专题训练三 句子的运用(共3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