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z c s》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0687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55.6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z c s
    资源描述:

    1、zcs教材解析本课有 5 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 3 个声母和 3 个整体认读音节,配有森林学校的情境图。身穿紫色衣服的 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紫”提示 z 的音,字母“z”提示 z 的形。3 只小刺猬坐 着听讲,认真地练写字母 z、c、s,“刺猬”的“刺”提示 c 的音,刺猬的样子提示 c 的 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 s 的音,丝的样子提示 s 的形。第二部分是声母 z、c、s 与单韵母 、e、u 组成的两拼音节,与介母 u、韵母 o 组成的 三拼音节,以及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z、c、s。第三部分是“字、词语、句子”3 个词语,其中“字、词、语、句、子”是本课要认 的生字。

    2、左边图上分列 3 行,第一行写着“学”,第二行写着“学生”,第三行写着“我是小学生”。第四部分是儿歌过桥,其中 s、zu、cu 是本课新学的音节。 第五部分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字、词、语、句、子”,要求书写的字母 z、c、s的笔顺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声母 z、c、s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声母 z、c、s。2. 正确拼读 z、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正确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3. 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字、词语、句子”3 个词语,认识“字、词、语、句、子”5 个生字。4. 正确朗读儿歌过桥。【教学重点】 声母 z

    3、、c、s 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教学难点】 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1教学建议一、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学平舌音舌尖平伸发音, 因而叫平舌音。1. 读准音。教师要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体会 z、c、s 的发音方法: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不 要咬着舌尖发音。在练读中让学生明白声母 z、c、s 要读 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要读得长些、响亮些。教师要让学生反复练习体会,掌握发音要领。2. 识记形。 (1)联系情境图记字母。在帮助学生记忆声母 z、c、s 和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时,可以结合图画,找到图画 与字

    4、母之间的相似部分。如,黑板上的字就是 z,小刺猬的样子像 c,蚕吐出的丝形状像 s。同时,再次强调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 是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的,不能与声母拼读, 要整体识记。(2) 联系生活记字母。教师还可以联系生活,启发学生想一想:字母 z、c、s 像什么?让学生编编顺口溜, 如, “像个 2 字 z z z,半个圆圈 c c c,半个 8 字 s s s”,帮助学生顺利地记形。(3) 书写字母。指导 z、c、s 书写时,教师可边示范边让学生跟着书空,帮助学生记住字母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也可以让学生凭借前面的经验,观察书写位置,仿写字母。z 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两横长

    5、度一样。c 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上下顶格。s 一笔写成,占中格。书写时要注意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写半圆,再向右写半圆。二、拼读教学1. 两拼音节。 两拼音节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再困难,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先自由拼读,再和同桌互相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并评议。拼读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熟 悉的汉字、词语。如:z 杂技砸锅z 责备选择z 祖国组长c 擦汗擦黑板c 厕所测量c 粗细粗心444444444s 洒水撒种s 颜色色彩s 俗话习俗4444444422. 三拼音节。 先要让学生复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再让程度较好的学生试着拼读、带读。虽然之前已经接触过三拼音节,一些学生还

    6、是会感到困难,教师要有重点地指导好带调拼读,然 后请同桌互读评议。对能够独立拼读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合作较好的同桌要及时表扬,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创编情境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 中巩固音节。3. 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前面已经出现过,教师要再次强调标调时要去掉 i 上面的点。在学生认读音节的基础上,可以试着让学生练读根据整体认读音节编成的儿歌,如: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 紫瓜柄上长小刺,撕开紫瓜装芝麻。三、词语和识字教学1. 词语。 左边插图中,“学、生”两个字虽然都没有要求认,但学生多次见过,非常熟悉,很可能已经无意中识记了。即使还不

    7、认识,在老师的领读下也很容易认读出来。而“我是小 学生”这句话已经在入学教育中出现过,学生并不陌生。右边列出的“字、词语、句子”3 个词语,学生经常碰到,理解起来也没有难度。教 师可以利用插图中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词语。可以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学”这个“字”?本课的生字条里有几个“字”? 除了“学生”这个“词语”,“学”“生”分别还能组成什么“词语”?你在哪一课见过 “我是小学生”这个“句子”?你还能用“学生”说些什么“句子”?2. 识字。“字、词、子”3 个字是平舌音,教师要重点指导其发音方法。 学习了词语后,“字、词、语、句”4 个生字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教师不必逐个讲解字

    8、义。可以引导学生用生字扩词,以巩固理解,如“生字、汉字;组词、歌词;汉语、外 语; 造句、例句”。针对“子”字,教师要略作讲解。“子”在词语“句子”中发轻声,是一个后缀,教 师不必分析字义,可以补充“桌子、椅子、房子”等词语帮助学生体会其用法。“子”也 可以发第三声,用在“子女、子孙”等词语里。四、儿歌教学要利用语言环境重点练习本课新学的音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读通儿歌。儿歌中的 “了”有两种读音,一种情况读 le,如“对了、错了、过了桥”,另一种情况读 lio,如 “过不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此外,儿歌中“一”的声调会随着后一个字的863声调而变化,朗读时注意要按所标的声调读。在儿歌

    9、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 学 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学资源1. z、c、s 的发音方法。发 z 时,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 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c 的发音部位、方法跟 z 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发s 时,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不颤动。2. 情境图故事。小动物们正在森林学校里上课。狗熊老师身穿紫色衣服,手捧书本,用手指着黑板上 的“z”,正认真地教大家学字母呢! 3 只小刺猬很用心,一笔一画照着样子写字母。蚕宝 宝用自己吐出来的丝织了一个字母“s”。学习字母是多么有趣的事啊!zcs4. 字母手

    10、指操。教学设计举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正确认读声母 z、c、s 及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读准 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声母 z、c、s。教学准备: 字母、音节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谈话激趣1.出示已学过的声母、整体认读音节卡片,提问:我们第二单元 874已经在拼音王国中认识了许多拼音宝宝,还记得它们是谁吗? 2. 复习卡片后谈话:今天,我们还要去一所森林学校,和那里的小动物们一起学习。二、出示情境图,学习声母 z、c、s充分利用情境1. 引导看图说话:这是什么地方,动物们在干什么?图, 把学习内容有2. 教学 z、c、s 的发音。效地整合起来, 既(1) 学生说话过程中,

    11、结合“紫、刺、丝”3 个汉字的读有 利 于 学 习 拼 音, 音,出示声母 z、c、s。帮助记忆字母的音(2) 教师逐个示范,领读声母,告诉学生:舌尖向前伸和形, 又增添了学平,顶住牙齿背面。提醒学生不要咬着舌尖发音。习乐趣。(3) 学生模仿发音,同桌相互正音。(4) 鼓励学生创编儿歌,记住这 3 个声母的发音。3. 联系图画,识记字母的形。(1) 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在情境图中发现 z、c、s 的形体特点。(2)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创编顺口溜记忆字母的形。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zi、ci、si整体认读音节1. 谈话:今天 z、c、s 把它们的好朋友也带来了,瞧!与声母在对比中教(出示

    12、zi、ci、si)让我们来和它们交个朋友吧!学, 学生更容易牢2. 教师范读,请学生听一听:它们的读音有什么不一样?固地掌握其异同点。3. 出 示 zzi、cci、ssi,对比读。告诉学生:zi、ci、si 是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直接给汉字注 音,不是 z、c、s 与 i 相拼。4. 游戏“比谁反应快”,教师任意点卡片,学生读。5. 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练习。(1) 出示 z、c、s,指名学生朗读。 (2)强调标调时要去掉 i 上面的点。 (3)学生在认读音节的基础上, 把“紫、刺、丝”等编成一句话或儿歌念一念。四、指导书写1. 观察字母位置,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2. 学生练习书写,展评反馈。5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z c s》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0).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68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虚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空洞无物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六 古诗文默写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稳妥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八 现代文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移动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称呼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累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积年累月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秀丽的同义词和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二 词语理解与运用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病句修改与辨析(含语法知识)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成语解释.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句子运用(病句、衔接、仿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破绽的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三 古诗文默写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沉大海的成语解释.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石室金匮成语解释.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基础知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矗立的近义词.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doc
  • 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2021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文学文化常识同步测试 新人教版.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眼力近义词.doc
  • (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2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字音字形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眷恋的近义词是什么.doc
  • 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小学语文近义词 真金不怕火炼的近义词.doc
  •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