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鹿和狼的故事_人教新课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14 故事 新课
- 资源描述:
-
1、六年级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罗斯福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
2、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初步懂得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4、能根据最后一段,并结合课文内容,写写自己的体会。重点:1、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2、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教学过程:一、读词引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组词语,请女生读(这是老师送给你们的礼物,喜欢吗?)美丽善良、温柔可爱、纯洁高尚、博爱宽厚2、出示另一组词语,请男生读读(这是我送给你们的礼
3、物,你们乐意吗?为什么?) 狼心狗肺、凶恶残忍、狼狈为奸、狼嚎鬼叫3、如果把这两组词送给鹿和狼这两种动物,应该怎样送合适?你们还能说出关于鹿和狼的词语吗?4、师:是的。在童话故事中,在大家的印象中,狼是凶残狡诈的化身,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是善良美丽的化身。所以一见到狼大家都很讨厌想消灭它,一见到鹿都非常喜爱想要保护它。这实在是我们传统当中的一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20世纪初,美国当时的总统罗斯福就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来做出了一个决定,使鹿和狼之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5、出示课题:鹿和狼的故事(1)、读课题,了解题目的特点。从一年级到现在,
4、我们一共学习过两篇带“故事” 的文章,一是邮票齿孔的故事,二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类题目中带有“故事”的两个字的课文在写法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用一个故事来写,再揭示一个道理,当然有的文章道理有直接写出来,有的没有直接写。(2)、质疑:那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文章鹿和狼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出示阅读提示: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什么故事?课文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3)、请问采取措施后的森林、狼、鹿发生了什么变化?(用不同的符号标出)2、反馈学习情况:(1)、了解主要内容:
5、1)、让学生先说,再出示:这篇文章讲述了20世纪初,美国总统罗斯福因为发布了一项错误的命令杀狼护鹿,使凯巴伯森林生物链不平衡而引起的巨大后果。2)、简介罗斯福。(2)、揭示的道理: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从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三、理解课文,体会鹿和狼的关系:过渡:美丽善良的鹿和凶恶的狼共存在葱郁的森林里,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有自己的角色,可美国总统罗斯福以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鹿和狼,采取了什么措施?出示句子他的措施使森林、狼、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文具的家_人教(部编版)(2016) (共2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