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说课15青海高原一株柳_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15 青海 高原 一株柳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六年级上语文说课-15青海高原一株柳苏教版说教材青海高原一株柳是我国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一篇散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历了高原风雪、雷轰点击,却顽强地生活下来,在青海高原上巍然撑立着一株柳树的高大形象,热情赞扬了柳树不屈的生命力与顽强的精神。全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托物抒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获取文化、精神营养的很好载体。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本人的“朗读指导策略研究”的小课题研究,给本文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重点默读课文的5、6、7三节,感受柳树形态的神奇,成长的艰辛,从而体会柳树不屈的生命力和顽强的
2、斗争精神。2、通过教师悉心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将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3、引领学生从文章走向作者,从更高的层面上来体悟柳树的精神,作者的精神,从而实现情感的感染,思想的升华。说教法朗读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表达情感体验,陶冶审美情趣,增加语言积累进行语感训练的最重要的犯法,虽然目前语文老师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但是朗读训练缺乏具体的方法,所以,在本堂课中我着重指导学生的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紧扣“神奇”通过对柳树形象及生长过程两个方面的朗读指导,在读中感悟柳树的“神奇”。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去感悟身处逆境,以顽强的毅力和韧劲和艰难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
3、、与作者心灵对话。因此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教学时围绕“朗读指导策略研究”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具体的教学步骤是教学过程一、读好课题,初步感受柳树的神奇出示课件,让学生读课题。强调“一株柳”、“青海高原”这两个词语。从而说明这一株柳的特别和它的生长环境,从而引出这是一株“神奇”的柳,让学生初步感受柳树的神奇,同时为下文的学习中奠定了基础。二、朗读,感受柳树的形象首先让学生朗读第5节,并提出朗读要求:文中的哪些词引起你的关注,你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读后说出关注的词语和感受,同时重点指导学生将感受到的读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重点体现教师朗读方法的指导,例如:(1)学生读“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
4、郁,绿得深沉”一句时,如果学生没有读好,教师可以相机这样评议:我觉得这株柳树绿得还不够苍郁,不够深沉,听老师朗读: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读时重读“苍郁”和“深沉”,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方法;(2)学生读:“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一句时,可以这样评议:我觉得你读的只能称得上“巍然”,离巍巍然还有点距离。接着再范读这一句(范读),读时突出“巍巍然”一词,让学生再读感受。学生读好后,教师相机总结: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这株柳树长得如此茂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真是一株神奇的柳树!(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词语,比如“两合抱粗”、“百十余平方米”、“巍巍然”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名师一号》(新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必修2课件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