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9如梦令_苏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教学 实录 如梦令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9如梦令苏教版一、揭题导入师:板书:如梦令。(字写得漂亮吗?)一起把题目读一下。(板书:宋、李清照)这首词是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中间用一点隔开,板书要考虑整体布局。李清照童年生活在趵突泉边,大明湖畔,官宦之家,一生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是她人生红最美好的时光。人到中年,宋朝与金兵作战,节节败退,于是李清照搬到江南,丈夫后来也去世了。晚年非常孤独寂寞。今天学的这首词是她年轻时写的。师:这首词的题目是?生:如梦令。师:你们上当了!“如梦令”是词牌名。他有题目吗?生:是“常记溪亭日暮。”师:有的人为了把这首如梦令与其他如梦令区别开来,再说这首词是就说“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但“常记溪亭日暮”并不是题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首词的题目。词的题目要能概括词的内容或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要简洁精炼。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二、 初读感知师:请同学先自己读读这首词。生:入情入境地认真自读。师:我们班同学自读时很有词的节奏感。谁来读读?生1读。(很好,读得准、读得通顺,有节奏感。把词牌名放在前面读。)生2再读。(非常棒,他看着我,仿佛我的脸上有词,善观察。)生3读。(很有词的韵味,节奏感很好,读得准,读的通。读出了节奏。)师:再听听别人是怎么读的。听课文范读录音。谁再来读读?生4读。(唔,你心里、眼里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用力的想,让我们把画面看清楚。)谁再读?让我们看清
3、画面。生5读。(很有词的感觉,让我们仿佛进入了词的情境。)师:读词时要能把词读到脸上,读出动作。范读生自练。师:老师读词,大家一起站起来边读边做动作,老师要看大家表情,读的时候要仿佛看到词描绘的情景。生6读。(师:读时带动作,让大家看到当时的场景。)师:你读时,可以用一个词形容:惟妙惟肖。仿佛你的严重、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三、 精读想象师:指读1、2行,你看到了什么场景?生1读。师:你“醉”得不够。“沉醉”可以看出醉得厉害,再请人读。生2读.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什么画面?生说略。师:你们都说到“夕阳西下”,因为词中讲“日暮”。傍晚时分,有一处美景,我给这幅画面起个题目就叫:“溪
4、亭日暮”。(板书)师:“溪亭”指的就是(生:溪边的亭子)。溪边的亭子在日暮时分是怎样的一番美景呢?同坐说.生:同座位交流。生1:李清照不仅喝醉了,也可能被美景陶醉了。生2:夕阳西下,亭边在霞光的映衬下,水天一色,让人如梦如幻。师:这样如梦如幻的夕阳美景,作者怎能不沉醉?范读。生:齐读1、2句。师:这么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但太阳落山了,还是要回家了。出示3、4句。生:读3、4句。师:读得准。“兴”读xng,“高兴、愉快”之意。板:兴。(你根据字义区别多音字,是个好办法。)师:“兴尽”什么意思?生1:没有心情。生2:高兴之后。生3:兴致得到极大满足。生齐读,指读。师:“藕花深处”,你看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 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共4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