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2

类型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图文转换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21087
  • 上传时间:2025-11-05
  • 格式:PPT
  • 页数:92
  • 大小:4.57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图文转换 2016 届高三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件 专题 图文 转换
    资源描述:

    1、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专题七 图 文 转 换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复习建议本专题建议用时3课时(包括自习课)习题课2考点滚动、教师批改小综合训练第3课时(习题课)习题课1自主训练、同桌互检专题七综合检测第2课时(习题课)合作探究课时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图文转换、表文转换”题型特点及解题攻略第1课时(讲授课)对应课时学习方式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微课堂一刻钟u考纲解读一、考纲展示图文转换即将图画、图表等材料转换为文字表述。考试大纲虽然没有明确给出图文转换题目的样式和要求,但我们通过近年高考题目分析,可

    2、以看出这类题目和考试大纲中要求的扩展、压缩,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紧密相连,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命题特点1.重点明确图文转换,在读图时代,专家尤其看好,呈现递增趋势。18套试卷中,有11套试卷涉及,约占60%。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广东卷、天津卷、大纲全国卷、安徽卷和江苏卷等都做了创新尝试。题型主要有两类:一是读图,一是看表。湖北省高考连续5年考查了图文转换。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选材贴近现实生活近几年图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官僚作风、旅游、农

    3、民工及留守儿童、国内经济、保护野生动物等生活中的热点、焦点,也出现了体现亲情、歌颂亲情的人文色彩浓厚的素材。由此可见,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五年高考1.(2014新课标全国)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解析 本题考查

    4、图文转换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构思一段话;二是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是注意准确、连贯的要求。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2013课标全国)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1)构图要素:“中国环境标志”的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2)寓意:图形中心的组合象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周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象征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

    5、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起手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 解答“图文转换题”,要细心观察,图中的任何形体都是“要素”,都不可放过,如本图中的山、水、太阳、十环等;二是要有序地呈现出来,本图可以按“由内而外”的顺序来说明。解读寓意,一要注意同音相关,如“圆环”与“环境”;二要会联想,如由图中的“青山”“绿水”想到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2013天津)欣赏漫画玩大了,按要求作答。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1)任选一条鱼,替它写一段简短的内心独白。答:_ _

    6、(2)用一句话说明这幅漫画的寓意。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示例:早知道玩跷跷板能玩死,我就和它玩游泳比赛了。(2)示例:凡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解析(1)先观察画面内容,画面上有一个鱼缸,鱼缸里面有一条鱼坐在跷跷板上,另一条鱼在鱼缸外面的地上躺着。想象内心独白要合理。鱼缸里的那条鱼可能是庆幸自己没“飞”出去,或羡慕外面那条鱼多么自由;外面的那条鱼会后悔自己的出格举动,害了自己。(2)鱼儿如果在鱼缸里就不会有性命之忧,如果玩跷跷板把握好度,也不会有危险。由此可以概括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或:没有绝对的自由)。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

    7、三总复习高考调研4.(2013湖北)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不超过8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解析 做题时要注意,丰子恺的画多是表现解放前人物的生活情景的,从画中人物的外貌和服饰就可以看出。奶奶手中牵着的可能是她的孙子,孩子走路像在跳舞,他们来到巷口,张望什么呢?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8、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5.(2011湖北)分析下图,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结论和原因均不超过25字。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1)结论:_。(2)原因:_。答案(1)结论:铁路开通后,客运量超过公路、民航,成为出行首选。(2)原因:铁路出行比公路速度快,比民航费用低。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 此题考查读图能力。读图时要全面理解图形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包括图形名称、图例、标注、数值等;具体到此图,还要重点分析宜万铁路开通前后公路、铁路、民航客运量的变化情况并推测其原因。然后用准确、简明

    9、的语言表达出来。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最美语文无 字 家 书古时,有一人在外谋生,托同乡带了一封信和一包银子给妻子。那同乡悄悄打开信,看到里面只有一幅画,画面上有一棵树,树上有8只八哥,4只斑鸠,没有写多少银子。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这位同乡就此产生了邪念,将银子偷偷扣了一半。朋友的妻子见到信后,说道:“咱们办事一定要诚实啊!我丈夫托您带给我100两银子,您为什么只有50两了?”原来,妻子是从那幅画中得知银两的多少,8只八哥即八八六十四,4只斑鸠即四九三十六,相加正好为100。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合作探究课时“图

    10、文转换、表文转换”题型特点及解题攻略u题点聚焦考点一:图文转换所谓“图画”是指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漫画、徽标、图片、标识等都属于图画。漫画、徽标、图片(含摄影作品)是常见的考查形式。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一)漫画、图片(摄影作品)文字转换所谓“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手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漫画一般由标题、画面、寓意三部分组成。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这里的图片主要是指“摄影作品”或“剪纸作品”等艺术性很强的作品。命题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类型A:描述

    11、画面型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1 (2014山东)下图是俄罗斯女摄影师艾琳娜舒米洛娃拍摄的儿子与小兔子在一起的画面。请仔细观察,对画面进行准确、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要想准确地描写画面,首先要仔细观察画面,准确把握画面的构成要素以及人和物的关系与情态;要想生动地描写画面,需要基于对画面的观察,进行合理的想象,让画面动起来。具体解题时,首先观察图片中的人、景、物等,把握这些事物的个性特点。这幅图片中,孩子十分快乐,在和小兔子玩耍。然后,按照要求行文。比如修辞手法方面,若

    12、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句描述孩子的笑脸或者小兔子的情态;若使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是指借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助丰富的想象,把物比作人,或把人比作物,或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修辞方式)的修辞手法,可以用拟人化的语句描绘小兔子的情态等。【答案】示例:微风抚摸孩子的面庞,阳光洒下一片和谐,不远处的树木闪着翠绿的光芒。孩子甜甜的笑靥像一朵安静绽放的花朵,他快乐地托起温顺的小兔子,轻闭双眼用鼻尖接触它那毛茸茸的嘴巴。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明确描述顺序,把握画面特征解答描述画面型题目,要注重三个方面:(1)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如人、事、景、

    13、物等,并分析人与物的关系和情态。比如例1,孩子和小兔子之间的关系和情态是描述画面的关键。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确定合适的描述顺序。画面内容有着其本来的顺序,有的是从左到右或反之,有的是从上到下或反之,有的是从内到外或反之。描述画面内容时,要把握画面本身的顺序。比如例1,可以先描写孩子和小兔子玩耍的情态,再描写其所处环境;也可以先描写环境,然后再描写孩子和小兔子的情态。(3)紧扣题干的具体要求,组织答案。比如例1要求使用比喻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等。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1.根据下列要求为这幅漫画写一段文字。要求: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14、。点明漫画寓意。60-8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1:画面上有三个部分:一只垃圾桶、一个唱着“学习雷锋”歌曲而乱扔垃圾的学生,一个正打扫卫生的女环卫工。漫画讽刺了把学雷锋只停留在口头而不付诸行为的社会现象。示例2:环卫工正满头大汗地打扫卫生,一个学生唱着“学习雷峰”的歌曲经过果壳箱,却将香蕉皮扔向环卫工。讽刺了学雷锋只重形式而不付诸行为的个别青少年。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B:揭示寓意型例2 (2009山东)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

    15、调研【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漫画类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看懂画面,深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寓意。【答案】示例:画面内容:一女子正在接水,水龙头开到最大,流出的几滴水呈“SOS”状。寓意:水在呼救,警示我们要节约用水。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把握变形事物,揭示画面寓意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思考角度:(1)分析变形的人、物、景。观察漫画,找到变形的事物,分析变形点在哪里。比如例2,变形之处是几滴水呈“SOS”状。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分析变形事物体现的意义。“SOS”是遇难时发出的一种求救信号,说明水在向人类呼救。(3)联系人、生活、

    16、社会。漫画体现的意义一定与人生活的社会相关联,要把握漫画的寓意,就要把握漫画的内容体现的人生、社会意义。如例2要思考人与水资源的关系。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2.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在15至30字之间;标题不超过4个字,标题与寓意之间具有相关性。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1)寓意:_(2)标题:_答案(1)讽刺社会上假公谋私的现象。(2)“如此划船”“划船者”等。解析 做此类图文题,要准确概括出图中各个细节,找出图中不协调之处,加以合理想象。漫画内容:四人同划一龙舟参加竞赛,第四个人却拿着看似桨的

    17、渔网捕鱼。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C:据图仿写型例3 (2015创新调研)阅读下面的漫画,仿照为漫画耗子偷油题写的打油诗,为漫画小马奔腾拟写一首打油诗,表达对小马骄傲思想的批评。让我来值班,灯油马上干。_何劳消防员,夜夜保平安。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解题时,应注意观察漫画的相关内容,比如第一幅耗子偷油,可以联想监守自盗的问题,再结合打油诗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首打油诗讽刺了那些监守自盗又津津乐道的人。同时,题干要求写一首讽刺小马骄傲思想的打油诗。可以联想小马的骄傲想法。比如小马认为自己即使不通过锻炼也能日行千里,成为千里马;再如小马认

    18、为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跟伯乐无关等。【答案】示例:小马本领高,自在又逍遥。路是自个走,何用伯乐劳?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细致观察画面,仔细品味例句解答据图仿写型题目,要注重两个方面:(1)认真观察图画,把握画面体现的意义。对于漫画,应重视其想表达的某种情感,比如讽刺、批判、褒扬等。如例3,应表达对小马骄傲思想的批评。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品味例句特点,注重仿写质量。据图仿写题的最终目的是仿写,所以要把握例句的特点,比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比如例3,示例是一首描述耗子偷油又沾沾自喜的打油诗,讽刺了那些监守自盗又津津乐道的

    19、人。仿写时,以小马为描述对象,要表达对小马骄傲思想的批评,同时还要写成打油诗的形式。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3.(2014湖北)下面四个字是由象形字“人”()变化组合而成的会意字。请根据给出的古文字义,仿照“比”“化”两例,用七字句描述“从”“北”的形体结构与字义。要求:形义描述合理;押韵。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从:一人前行一人后 后人跟随前人走 北:二人站立背靠背 字义相背可意会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能力,涉及读图、文字会意等能力。先看图,展开想象,分析例句的特点,形义描述合理,要押韵,而且要把字义“跟随”和“相背”用到句中

    20、。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D:据图想象型例4 (2014湖北)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所写内容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注意“奔马”两个字,确定所写内容不是笼统的任何形态的马。其次要注意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

    21、不能超过60字。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读懂画面内涵,合理想象情境解答据图想象型题目,要注意三个方面:(1)读画面,明白图中有什么。理解画面内容,这是合理想象的基础。比如例4,本题有两幅图,一幅是画家笔下奔跃的骏马,一幅是书法家笔下形神兼备的“马”字。它们共同展示了奔马的形象,结合这两幅画,发挥想象用文字来描写即可。新课标新课标语

    22、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合理想象,理解艺术作品的艺术内蕴。如例4,要准确写出心中的奔马形象,就要把握奔马图和奔马书法体现的意义,比如龙马精神、奋进拼搏等。(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述。写出的语言要得体,要符合题干的具体要求。比如例4,要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4.阅读下面一幅图画,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对图画的感悟。要求:必须原创;运用比喻、对偶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突然而来的雨,给孩子营造出快乐的天堂,孩子顶着随手找到的工具避雨,像两棵树苗沐浴

    23、在细雨中,似一对蘑菇生长在土壤里。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观察图片中的人、物、景等,然后根据要求拟写语句。这幅图表现的是两个小孩子顶着篮子、簸箩等劳动工具避雨的景象,两个人的身份未必非要弄清楚,可以理解为兄妹,也可以理解为同学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时,可以用比喻句描绘两个孩子顶着东西的样子;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时,可以分别写两个人或者合写两个人,写出他们的不同状态等。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徽标文字转换徽标,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因此,解读徽标,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其内涵。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

    24、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5 (2013课标全国)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答: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徽标类图文转换的能力。这个节水标志图比较简单,由三部分组成:圆形、手掌和水滴。可从圆形、手掌托着水滴入手进行分析,关键是要和“节水”联系在一起。具体说来,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的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身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

    25、江河。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示例: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徽标文字转换应注意 (1)宏观把握徽标(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注意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地点等。(2)说明(介绍)画面要分清说明顺序,一般包括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徽标的创意(含义)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忌随意猜想,要扣住图中的信息点来联想。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

    26、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4)一般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做到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也有些题目要求运用生动的语言作答,总之要根据要求回答。(5)要认真观察图片组成部分,避免遗漏说明内容。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5.下面是中国一汽的车标(底色为蓝),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图标由“1”“汽”和椭圆组成。“1”意为中国一汽,也指首屈一指的地位;“汽”字构成展翅的鹰形,寓意中国一汽鹰击长空,翱翔蓝天。(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解析 从题干的说明文字看,这个徽标是中

    27、国一汽的车标,由此,我们就能读出徽标中椭圆内的图案正是由“1”和“汽”组成的。题干特别指出底色为蓝,“蓝”即蓝天之“蓝”,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蓝天下的事物,看“1”“汽”组成的图案,又恰好像一只飞翔的雄鹰。根据这样的分析,车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就非常明确了。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考点二:表文转换所谓“图表”,是表示各种情况和注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示意图、统计表等。类型A:柱状图表此类题目将数据以直观的柱状图呈现出来,用坐标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来向读者介绍或展示某个情况。答题者需认真弄清题目要求,搞清关系,然后准确地把握规律,解决问题。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

    28、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6 (2014全国大纲)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解答柱形图类图文转换题,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坐标轴代表的内容,一是柱形体现的数据。这是一幅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柱形图。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支出的钱数,柱形代表的是每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拟写结论时,要关注两组数据:一是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一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上的差距。按照年代发展来看,城镇、

    29、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都在增长;但对比每年的柱形图的差值可以发现,城乡在这个方面的支出差距很大,并且差距越来越大。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示例:图表显示,2008年至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均逐年增加,而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幅大于农村居民,二者的差距在逐年加大。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B:表格阅读概括题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也是有规律排列的,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7 (2014辽宁)阅读下面

    30、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A.非常希望B.希望C.不希望D.无所谓22.62%6.94%D5.95%5.20%C59.52%68.79%B11.90%19.08%A市民学生调查对象选项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多项选择)()A.家庭B.学校C.社会D.以上都是58.33%65.32%D13.10%8.67%C15.48%9.83%B22.62%20.23%A市民学生调查对象选项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调查

    31、显示,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有诸多相同之处。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_;同时,也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学校和社会。但学生与市民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例如对礼仪教育的需求,_。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解答表格类图文转换题,应注重对表格各项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比如对表头涉及内容的把握,对具体数字差值(或比值)的把握等。这道题,是要求把对表格的理解内容填入给出的具体语境中。第一个空格,前后文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市民对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的态度;从表格的

    32、内容看,学生、市民对于这个问题表示“希望”(包括“非常希望”)的分别占了87.87、71.42,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数都希望开设。第二个空格,要求填写学生与市民在礼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仪教育承担者问题上的看法;从表格的具体数据分析,多数人认为应该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第三个空格,要求填写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需求的差异,可以从第一个表格中“不希望”和“无所谓”体现的具体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比市民更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答案】多数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多数认为礼仪教育的责任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学生比市民更加强烈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

    33、习高考调研类型C:饼状图表这类题一般用切饼的方法将几个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给读者,答题时只要用文字表达出这种比例就可以了。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8 (2011重庆)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1)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要求:不出现数字,字数10-20字)答:_(2)针对这一现状,请从社会和学校角度指出其产生的原因。(要求:字数分别在10-20字)答:社会:_学校: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解答第(1)题时,必须认真观察

    34、图表,特别要注意一些文字、数字的提示,这有助于准确理解图表的意思,然后按题目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解答第(2)题时,要在理解图表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作答,需要注意字数要求。【答案】(1)写字机会少,提笔忘字多,书写能力堪忧。(2)略。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D:曲线图表这类题以模拟两个坐标为主轴,通过曲线在两个主轴间的变化反映某种情况。例9 下面的曲线图是某地一年中西红柿、土豆、大白菜价格走势图,请写出这三种蔬菜的价格与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大致原因。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

    35、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作答时,要注重分析三条曲线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时间上的相同之处,然后分析价格高低与蔬菜产量之间的关系等。比如6月份时,三种蔬菜的价格最低,因为此时是这三种蔬菜大量上市阶段;4月份时,三种蔬菜的价格全年最高,这是因为此时这些蔬菜的产量较低。【答案】示例:三类蔬菜的最高价格出现在4月份,最低价格出现在6月份。4月,三类蔬菜产量走低,价格有所抬高;6月是三类蔬菜大量上市之时,价格下降。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类型E:结构图表此类题采用结构式图表,将事物或某些概念连接起来,要求答题者根据这种结构关系,特别是箭头方向所表达的意思,用语言将所示内容表现出来。

    36、例10 (2014新课标全国)下面是某班级春游活动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析】按照图示组织答案,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叙述,先指出这一次春游活动分5组,然后明确小组内的任务和要求,最后讲各组在班级内进行评比的项目与开展的活动。注意语言表述要准确连贯,不要超过75个字。【答案】示例:本次春游全班分为5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准备所需物品,要求人人参与,组长负责协调;各组拿出美食进行班级评比,并参加游艺活动。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

    37、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方法点拨 1.读懂图表 (1)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对于表格,考生要兼顾表格中的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等相关要素;对于坐标曲线图,考生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对于柱状、饼式图,考生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对于生产流程图,考生要抓住事理的时空、逻辑顺序等。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重视数据变化。我们要重视图表中的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要综合分析三个角度,即横向角度、纵向角度

    38、、斜向角度的数据(主要是数据变化)。(3)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明确要求(1)明确是文字转换题还是信息推断题,如上面例8的第问属于文字转换题。(2)明确表述对象。(3)明确修辞要求及字数要求。3.组织答案(1)表述对象一般为图表名称的关键词。(2)文字转换题概括时不要遗漏信息。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作结论时针对性要强。(4)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

    39、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近一半(50左右)”“大部分(比例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词语的选用。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4.检查答案(1)信息是否多余或遗漏缺失。(2)信息推断是否错误。(3)答案是否存在语病。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u课堂训练6.下面是重庆市2009-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速度的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1)请以“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开头得出一条结论

    40、。要求:不得出现图中具体数据,10-20字。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_ _(2)请运用转折关系复句并以“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开头,从另一角度得出一条结论。要求:不得出现图中具体数据,20-30字。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重庆市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增幅在2011年达到最高点后逐步放缓。(2)(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近四年增长速度均高于城镇居民,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7.阅读下面的“2014年广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图”和相关文字,请就广州市农民收入中的

    41、“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两个问题写出结论。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调查发现,广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007年的40上升到2014年的62.61%,家庭经营纯收入由2007年的43.86%下降到2014年的23.06%。答:_ _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工资性收入是农民的主要收入,说明他们大多脱离了土地,务工成为大多数农民的选择。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家庭收入中第二大部分,说明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较好的收入增长点。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8.(2014广东)阅读下面三幅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

    42、,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 示例:当你开始上坡时,每走一步,就会站得更高。当你返回平衡点时,你会发现,自己站在最高处。解析 解答该题时,要注重分析图画的内容和已经给出的图画的提示语等。题干中的第幅图,具有提示作用:一是这个小人已走过平衡点,一是图画下面已给出解说文字。仿写时,要注重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比如第幅图,小人正从最低点朝平衡点走去。用语言描述这幅图时,对小人的称谓用“你”,这在第幅图下的文字里已经出现;描述的角度是“往上”和“高”等。第幅图中,小人越过平衡点后又回到平衡点,仿写时可以从回到平衡点体现的意义的角度入手。新课标新课标语文语文高三总复习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请做:题组层级快练(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七 图文转换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108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