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人教版(陕西)课件:8论教养 (共21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人教版陕西课件:8论教养 共21张PPT 2018 九年级 语文 人教版 陕西 课件 教养 21 PPT
- 资源描述:
-
1、A(解析:A.“恪”应读作“k”,“箴”应读作“zh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B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C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D喧哗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A(解析:B.“杉杉”应写作“彬彬”;C.“莫”应写作“漠”;D.“世”应写作“事”。)B(解析:B.“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在此处不合语境。)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
2、情说爱、讨论物价等。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1)第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2)第处结构混乱,应将“”删去。(3)第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4)第处成分赘余,应删去“”。传承文化传递感情把(或被)品尝品赏(或欣赏、品析、品味等)不知不觉(或于无形之中)5文章第八至十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6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学家规树新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你们班级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
3、搜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每条不超过10个字)材料一: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诫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材料二: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训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材料三:“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
4、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材料一:我国家规文化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一生之成败,皆关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朱子家训【示例一】更喜欢第条。理解: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的朋友是否贤德(贤能)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理由:它告诫我们对朋友要甄别筛选,谨慎交往。【示例二】更喜欢第条。理解: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理由:它告诫我们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