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树和天空》(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和天空 上好课 13.4 天空 教学 课件 上好 2022 2023 学年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同步 备课 系列 统编
- 资源描述:
-
1、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13.4课树和天空激 趣 导 入你见过在雨中行走的树吗?你看到过雪花在空中绽放吗?你对这个世界的想象,开始于什么时候?又在何时,停止了?也许,这种思考,本应贯穿我们的一生。今天,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走近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素 养 目 标1.了解特朗斯特罗姆的创作成就及其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2.体会诗歌的写作特色,如奇特的想象、鲜明的意象、朦胧的意境等。3.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的多元主题,如自然的生生不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奇迹等。01.知人论世02.初读感悟03.深度探究04.思考延伸课 堂 环 节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特朗斯特罗
2、姆(1931-2015),瑞典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被誉为“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他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激烈的情感寓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他总能用诗歌感动生活,抚慰浮躁中渴望宁静的内心。拓展:自然观念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用平凡的意象展示神秘性与生命力,描绘了一幅至幻至美的宇宙世界图景。他诗中的世界图景有印记着北欧奇异怪美的自然图景,也有工业文明入侵之下的工业图景,还有在现代主义社会浪潮下的展现出
3、来的社会图景。在对每一个图景的描绘中,都体现着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思考与抵抗救赎。藉由诗歌,诗人试图做一个祛魅社会的“返魅者”。写作背景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
4、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解题树、天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初读感悟n 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汲取(j)黑鹂(l)瞬息(shn)绽开(zhn)n 预习检查2.解释词语。汲取:吸收;摄取。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任务活动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
5、美的享受,引起共鸣。活动1:请用“/”给全诗标明朗读节奏。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就像/果园里的/黑鹂雨停歇。树/停下脚步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当雪花/在空中/绽开活动2:朗诵指导语速上:“匆匆走过”、“它有急事”代表事情紧急,因此语速要稍快紧张;“停下脚步”、“在等待”说明不再紧急,语速要稍慢舒缓。最后“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饱含深情,因此尤其要放缓语速,拉长语调,以达到余韵悠长的效果。轻重上:几个重点意象要重读。如“一棵树”、“雨中的生命”、“黑鹂”、“雪花”等。这些意象有着复杂的意
6、味,构成了别样的意境,要通过重读加深画面感。任务活动二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概括内容,梳理层次,并补全逻辑导图第一节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写树在雨中获得生机)第二节描写、感受一棵在夜晚静穆的树。(写树在等待成长的时机)明确汲取生命 停下脚步 等待雪花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品读意象,披文入情任务说明:意象,
7、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事物的融合,借助生动典型的意象,能够营造出饱含情感而完整独特的意境氛围,同时也能将寄寓其中的情感委婉含蓄的传递给读者。把握住意象,分析其特点和内涵,也就能更加准确地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只有把握住了情感真谛,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读懂作品。思考1:树和天空一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义?明确“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存在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
8、畏以及等待。“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思考2: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明确“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蕴涵。作为冬天的象征,它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突显生命的强大意志。另外,“雪花”也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世界。思考3:“雪花在空中绽开”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明确“雪花在空中绽开”意境优美,它可以指美好未来、美好瞬间、愿望实现的时候等。“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它静静地、欣然
9、接受美好时刻的到来。树在冬日会凋零、枯落,所以“雪在空中绽开”又有生命终结的意味。“树”因为经历了很多,已经没有了顾虑。“当雪花在空中绽开,它在等待那瞬息”,树体现出的精神是对生命本质的尊重,对生命过程的彻底省悟。【技法点拨】象征内涵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的艺术表现手法。效果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举例例如风筝找朋友中,风筝象征着现实社会中孤独而迷茫、不断寻找真正朋友的人;太阳和月亮对风筝的态度,也象征了某些人对友谊和爱情的态度;而小星星们对待朋友的友好、热情、
10、一视同仁,也反映了作者博爱的理想。思考4:这首诗的前后两节营造的意境有何不同?在内容上有怎样的关系?明确第一节写“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的树,“倾洒的灰色”,充满生命的搏击、忙碌、成长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动感十足的意境。第二节写雨停树静,营造出一种朦胧、静谧的意境,以静为特征。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代表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停歇”,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有急事”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经历过生命的奔波与成长,心中对未来又充满一种美好的
11、期待。思考5: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有什么特点?“我们”起什么作用?明确(1)抒情主人公是树。(2)诗中的树有超越了人的自觉和主动性。在雨中,树在“走动”“有急事”“汲取生命”;雨停后,树“停下脚步”和“等待”,它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3)“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任务活动二品读内涵,把握真谛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把语句拿来细细揣摩,品味,才能够更加真切的理解作者的内心。思考1:诗
12、题为“树和天空”,而“树”在诗中体现的比较突出,“天空”是怎样体现出来的?怎样联想和理解“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明确 诗中“树”这一意象是突出的,而“天空”其实也是无处不在的。除了第二节末句中直接提及“天空”外,第一节中的“雨”“倾洒的灰色”“果园”“黑鹂”、第二节中的“晴朗的夜晚”“静闪”等意象或词语,都代表着“天空”的存在。其实,“树”本身就扎根大地而指向“天空”。“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存在(人与自然)与无限、永恒的关系。“树”是和“我们”一样的生命个体,代表了人类与自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之间相互关爱与扶持,既在无限和永恒的“天空”下积极地承受着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
13、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思考2:有人认为树和天空中融会了宇宙间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明确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树的意象不只是匆忙的人生和对美的期待,还传达了诗人的感悟:宇宙间事物是互相谐和与默契的。树在“灰色”的雨中也依然可以“汲取生命”,黑鹂也在园子里乐观、欢愉地生活。在这里,雨天与晴天,春夏与秋冬,事物间没有冲突的理由。阳光或者雨露,阴晴还是雨雪,物类间并没有相互冲突的必然理由,因为默认了这是一种宇宙规律。甚至,对此还应持有迎取的态度,迎取象征严冬的雨雪、迎取顽强精神、迎取纯美。这正是宇宙间的谐和与默契。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3222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