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件:10 游褒禅山记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件:10游褒禅山记 2021 2022 学年 中人 语文 必修 课件 10 游褒禅山记
- 资源描述:
-
1、-1-10游褒禅山记-2-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国学撷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第二十章)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即使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即使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知义明理】这段话把做学问分成紧密相连的五个阶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博学”是前提,孤陋寡闻做不成学问;“审问”是态度,学问之道,就是谦虚好问;“慎思”“明辨”是具体做法,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笃行”是目的,要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最终得到落实。-3-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2、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的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熙宁九年被罢相后,他隐居江宁,死后谥号曰“文”,又称王文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4-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当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他和
3、几位同伴游褒禅山所见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经过,并以此为喻,阐明了“志、力、物”的重要性以及“尽吾志”的思想。这种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也是他的文章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就在写作本文后四年(1058),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070年拜相后,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5-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6-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7-10游褒禅山记
4、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8-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9-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10-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区别古今-11-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明察句式(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结构后置)(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介词结构后置)(3)而卒葬之(省略句,省略介词“于”)(4)有碑仆道(省略句,省略介词“于”)(5)今所谓慧空禅院
5、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6)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7)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12-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七、积累名句(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13-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理理文章思路-14-
6、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二、说说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阐述了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还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善于借助外物的道理,同时提出了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态度。-15-10游褒禅山记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一】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1.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碑上的文字?参考答案写仆碑及碑上的文字,是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充分体现了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初中语文 文摘(生活)为什么雪夜要“闭门读禁书”.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