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件:9 赤壁赋 .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件:9赤壁赋 2021 2022 学年 中人 语文 必修 课件 赤壁赋
- 资源描述:
-
1、-1-9 赤壁赋-2-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国学撷粹】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欢流动的水,仁者喜欢稳重的山;聪明人性好动,仁者性好静;聪明人快乐,仁者长寿。”【知义明理】聪明的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以山、水形容仁者和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3-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2、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4-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人,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七月二十八日突然遭到逮捕,被投入大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这年年底,在亲友的多方营救下,苏轼结案出狱,
3、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身份被贬谪到黄州。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的残酷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他时时想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同时,在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他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思想更接近现实。元丰五年(1082),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游览赤壁,写下了两篇赋,后人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5-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4、”,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的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赋-6-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7-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8-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9-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
5、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10-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11-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区别古今-12-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明察句式(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3)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4)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5)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判断句)-13-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
6、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七、积累名句(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3)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5)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6)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7)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8)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9)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0)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1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14-9 赤壁赋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课前篇自主预习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八、文化常识1.望:古人根据每个月月亮从亏到盈再到亏期间的四种状态来记月,称为朔、弦、望、晦。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农历每月初七或初八叫上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叫下弦,农历每月十五日叫望,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2.星宿:我国古代指星座。古人为了准确地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其他天象,往往以恒星为背景,以相对固定的位置为标志来说明日、月及五大行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共分二十八个星宿,称为“二十八宿”。本课中的“徘徊于斗牛之间”的“斗”“牛”就分别是“二十八宿”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