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4)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教学课件:梳理探究 奇妙的对联 4 2021 2022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课件 梳理 探究 奇妙 对联
- 资源描述:
-
1、趣联故事:有一年春节前夕,郑板桥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是:南北。郑板桥读后,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救了他们的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如果说这副对联是一个谜语,打一个成语,是什么呢?南北六七八九二三四五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梳理探究之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学精华之一对联的兴趣。2、掌握对联知识,学习拟写对联。3、通过拟写对联,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楹,就是建筑物的柱子。题在两根对称的柱子
2、上的文字就叫楹联。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一、对联的概念有一次,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外出游玩。在休息的时候,乾隆皇帝看见桌子上放着两碟豆,就想考考纪晓岚。于是出了一句上联:两碟豆;纪晓岚环顾四周,略一思考就对出了下联:一瓯油。乾隆见难不倒纪晓岚,便改口道:“我说的是-两蝶斗”。纪晓岚随即说:“我说的是一鸥游”。乾隆是个很聪明的皇帝,他见纪晓岚又对上了,就在上联前加了两个字:林间两蝶斗;这时,纪晓岚道:“水上一鸥游。”乾隆开怀大笑。两碟豆一瓯油两蝶斗一鸥游林间两蝶斗水上一鸥游你们发现对联有什么特点了吗?二、对联的特点1、字数字数多少无规定
3、,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2、词性上下联的词语要求“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3、结构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4、平仄平仄要和谐、相对,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三、四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一、二声)。相等相同相应相对三、对联的形式正对: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如:萍乡花炮名扬天下,婺源绿茶香飘四方。反对:上下两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如:横眉冷对千
4、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撰写对联的方法:1、分析出句特点:断句、词性、结构、平仄。如:刘和珍勇毅赴国难,2、善于化用。所谓化用,指的是灵活变化地运用天文、地理、时令等知识,以及熟语、诗文名句、成语典故等来拟作对联。如蒲松龄撰写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皇天不负苦心人”“卧薪尝胆”等熟语典故融于一联。周树人悲愤撰祭文。3、拆合法:把一句话拆成词组,再分别作对,组合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43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版高考语文名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16 第5讲 提高理解能力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