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 3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 2021 2022 学年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课件 第四 单元 12 太空 航程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第四单元新课导入学习目标预习案聚沙成塔知人论世知识链接课前达标结构梳理一、小组研讨阅读全文,概述导语部分及新闻主体报道的内容,将中国实现航天梦想的历程按时间排列,并标记具有转折意义的事件。参考答案:本文第一、二、三段是导语部分,点明这则新闻想要传达的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并且指明“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后面的部分是新闻的主体,按时间顺序叙述国人的飞天梦以及为实现这个梦想,科学家们所做的不懈努力。问题探究二、师生探究1
2、相对于全文来说,导语部分运用了什么叙述手法?为什么采用这种叙述手法?有何好处?参考答案:文章开头采取了倒叙手法。作者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写了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神舟”五号载人火箭成功升上太空。采用倒叙手法的原因是“神舟”五号升空是最近发生的值得中华民族纪念的重大事件,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于此,庆祝“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回眸历史,叙述成功之不易,这正是这篇新闻的写作缘起。倒叙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神舟”五号成功飞向大空的历史意义。2本文描述的是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而第5段却写了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一事,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这样写就把中国飞向大空的航程放到了世界航天历程的大背景中,正
3、是“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怎能“落伍”?(2)在对比烘托中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3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请举例分析它们的作用。参考答案:(1)深化主旨,揭示本质。如“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样的议论使读者不仅看到了事实,而且还领悟到这一事实的重大现实意义。(2)激发读者的感情。如“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是议论,也是抒情,可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起大家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提高了文章的鼓舞性。素材应用写法特色导语是对消息核心内容的概括。请在下面这则消息的横线上补写导语。抗日战士聚徐州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_答案:(示例)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从全国各地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本答案采用的就是“直叙式”)美文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1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