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4)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课件:第三单元 16、辛弃疾词三首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4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诗宋词 散曲 选读 教学
- 资源描述:
-
1、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分期。2、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以及从词风、形象、用典等不同角度鉴赏宋词的方法。3、体会辛弃疾词中贯穿始终的爱国主义情感。爱国英雄辛弃疾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2、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他的词有多首被选入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及各类教辅资料中,如我们熟悉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诗歌史灿烂辉煌,孕育了许多著名爱国诗人、词人。为什么我们今天选择介绍的是辛弃疾呢?Why?爱国英雄成长史 年少立志杀敌报国辛弃疾1140年出生于山东济南,当时家乡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因为辛弃疾的先辈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
3、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起义反金报效祖国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在他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当街游行示众,后砍头)。居于乡野
4、不忘忧国淳熙八年(1181年)十一月由于受弹劾,官职被罢,带湖新居正好落成,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但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依旧塑造了许许多多多抗战英雄形象,强烈地表达着他的爱国激情。这也代表着他内心深处的渴望,象征着他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垂暮仍念杀贼复国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他先后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等职。次年,他晋见宋宁宗,被加为宝谟阁待制、提举佑神观,并奉朝请。不久后,被任命为知
5、镇江府,获赐金带。1207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一.创作第一时期(1140-1181.10)(生于沦陷之地起义反金南归为官)生于沦陷之地的辛弃疾,从小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对异族统治者充满了愤恨,对百姓命运充满着无限同情。他满腔抗战杀敌、收复中原的壮志豪情!南归之后,他先后上了一系列奏疏,力陈抗金抚国方略。但他的意见并未被当权者采纳。此时的辛弃疾,开始对南宋小朝廷失望、不满,自己壮志难酬,却无可奈何!但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却从未改变。这
6、些情感都反映在他的词作中。热血沸腾,是因为爱国创作分期二.创作第二时期(1181.11-1202)这一时期,辛弃疾从42岁到63岁,由于主降派占上风,主战派的辛弃疾被罢官免职,被迫退隐。除53岁至55岁一度出任闽中外,其他时间都闲居上饶、铅山。在长期隐居生活中,他寄情田园,留恋山水,追慕陶渊明,写了大量田园词,山水词,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但在某些唱和赠答词中,依旧强烈地表达着他的爱国激情。满腔郁愤,是因为爱国三.创作第三时期(1203-1207)1203年,主战派重新占领政治舞台,辛弃疾年老复出,重回官场。但年老多病,有心无力,最后志不得申,郁郁而终,这一时期的辛弃疾依然念念不忘赶走金贼、收复中
7、原,却壮志难酬,悲凉无比。透露出一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却廉颇老矣、大势已去的无奈。这一时期的词作中主要表达了这些情感。悲怆无奈,是因为爱国纵观辛弃疾的一生,可以说是金戈铁马、跌宕起伏,杀敌报国、一生不忘,正是他一生对国家从不改变的赤胆忠心,让他的词由始至终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情感,这一情感贯穿始终!辛辛弃弃疾疾的的词词风风辛弃疾豪放词的地位:清王士祯认为: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豪放派以辛弃疾为首。辛词词风豪放与婉约并重辛弃疾婉约词的地位: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辛弃疾的词,无论豪放还是婉约,抗金复国
8、的爱国思想都是主旋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基本思想内容。他始终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满江红“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破阵子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辛词的豪放词中的爱国之情辛弃疾是一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又是一个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他的从戎经历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豪迈奔放的气息,从他的很多作品中可以看出他
9、抗击金兵,收复河山的豪情壮志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这段经历也成为了辛弃疾日后难以忘怀的记忆,造就了他豪放的词风。婉约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为何这样的婉约词能体现爱国情呢?辛弃疾从沦陷金人之手的山东南渡江南四十余载,一生所求,唯恢复大业.然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无意抗金,反而视辛弃疾为投降路线的障碍,排斥打击,往往言未脱口,祸已旋踵.在遭谗遇毁、备受摧挫后,词人便以宛转的手法、委屈的笔调写下了许多寄情深郁、婉曲幽折而又豪婉相济的婉约词.婉约词为何能体现爱国情?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4563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