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24《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件.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
- 资源描述:
-
1、过零丁洋1.能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2.能够体会诗人情感,学习爱国精神。学习目标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让我们用心去聆听他的爱国心曲。新课导入【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走近作者景炎三年(公元1278)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宋
2、祥兴二年(公元1279)。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
3、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和征战的经历:因科举而蒙朝廷重用,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中已经度过了四个春秋。细节探究“干戈寥落”在此亦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几近灭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国家的灾难、个人的坎坷浓缩在这两个比喻句中,意思是国家和个人的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曾经兵败的惶恐滩头,诗人也曾为自己的命运惶恐忧虑,而今途经零丁洋又怎能不感叹自己的孤苦伶仃,无力挽救国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慷慨陈词,直抒胸中正气,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却由悲而壮、由抑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课堂小结1.背诵课文。2.课外阅读文天祥的作品,深入了解作者的爱国精神和不畏牺牲的伟大品质。课后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