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沁园春·长沙》(教案)-【中职专用】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随堂同步名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沁园春·长沙
- 资源描述:
-
1、第1课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第 1 学时 课前准备 1.预习沁园春长沙,疏通生字词,感知课文内容。 2.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一、描述形象 活动:要求学生诵读词作,描述作者的形象特点。 点拨: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的所见所思,可以通过一系列体现行为 或心理的词语进行分析。 分解问题 1:词中体现作者行为或心理的词语分别领起哪些内容?简要概括。 明确:立独立寒秋,看湘江秋景,怅山河寥廓,问谁来改 变国家命运,忆往昔峥嵘岁月,记奋勇进击、劈波斩浪。 分解问题 2:结合词作内容,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点拨:可结合写作背景,进一步体会。 明确:独立寒秋,思绪万千;看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心潮
2、起伏,豪情满怀; 怅望广阔的宇宙,忧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昂扬之情转为忧思之情;回忆往昔战斗 生活,燃起革命激情;回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展现了 作者英勇无畏的革命豪情。 分解问题 3:概括作者的形象。 明确:充满革命豪情,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 二、诵读悟情 1.领悟壮志 思考:面对如此壮丽的秋景,豪情满怀的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怅寥廓,问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昂扬之情为什么转为忧思之情? 点拨: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进行分析,适时分析开头三句。 明确:“立”字之前加“独”字,点明诗人一人独游,“寒秋”两字表明独 游的时间。“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八字,点明独游的地
3、点和特定的环境。“立” 字展现了作者独立顾盼、意气风发的高大形象。 1925 年秋,毛泽东秘密离开故乡韶山,南下广州开展革命工作,途经曾经求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词。了解了创作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游览橘子洲,不是以游赏者的闲适心境陶醉于自然山水之间,而是带着为民族争自由、为人民求解放的强烈使命感,因此,作者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时,才会自然地想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才会发出“谁主沉浮”的感叹。这是设问,饱含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感受豪情 (1)讨论:作者认为,主宰中国命运的应该是怎样的人? 提示:结合下阕“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具体词句,进行分析。教
4、师适时指导 诵读方法。 明确:具体而言,“风华正茂”年轻有才华;“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奔放热情、强劲有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关心国家命运;“粪土 当年万户侯”蔑视权贵。因此,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应是以天下为己任、蔑 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2)思考:“粪土当年万户侯”已将壮志抒发得淋漓尽致,最后三句又表 达了什么? 明确:最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出水,浪遏飞舟?”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大任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也回答了上阕结尾的问题。 诵读指导:“恰”字所领七句要昂扬自信。“恰”后面停一下,拉长,下面四句要读得情感充沛、干脆有力、意气
5、风发、连贯流畅;后面三句要更加有力,速度比前四句还要加快,到“粪土”之后再放慢。整个这一层要一气贯通,铿锵有力,激昂奔放。 三、领会主旨 1.总结词作的脉络和主旨 明确:心怀天下的作者独立于橘子洲头,眼前宏阔的秋景激发了他对国家命 运的思考,发出了“谁主沉浮”的追问。下阕一个“忆”字由眼前景转入回忆, 描摹了革命青年激流勇进的精神状态,展现了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志向, 表达了革命青年振兴中华的气概与豪情。在作者的笔下,作者博大的胸怀与壮美 的山川之景,作者的眼中之境和人生之境完美地交融在一起。2.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建议:可选用曲调豪壮的交响乐,如红旗颂。教师可根据诗词内容和诵 读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07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