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第6讲则、者、之:词语释义 成语助记 经典文言 故事巧练 高考实例-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 巧练 实例”18讲.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53598
  • 上传时间:2025-11-09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187.2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6讲 则、者、之:词语释义 成语助记 经典文言 故事巧练 高考实例-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 巧练 实
    资源描述:

    1、Ciwei cai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词语释义+成语助记+经典文言+故事巧练+高考实例(则、者、之)十六、则【词语释义】【本义】古代以贝类和刀形金属作为货币货币。【引申义】1货币的轻重各有等差,需要制定法则加以衡量法则、准则【成语例释】以身作则: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经典文言】愿依彭成之遗则。(屈原离骚)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论语六则。动词。效法。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2法则就是规定必须遵守的是非标准副词,是、就是。【成语举例】偏信则暗成则为王,败则为寇穷则思变闻过则喜【成语例释】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

    2、反抗的呼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经典文言】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3副词,就、立即。【经典文言】沛公则置车骑。4、用作连词,表示多种语法关系。连接前后相承接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经典文言】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唇亡则齿寒。(桓宽盐铁论诛秦)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连接转折关

    3、系的语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却”“但”。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经典文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那么”。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经典文言】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表示并列关系,不用翻译。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

    4、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经典文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经典文言】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殽之战)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经典文言】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2助词,无实际意义。【经典文言】匪鸡则鸣,苍蝇之声。(诗经)【固定词组】然则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意思是“既然如此,那么”。如:然则

    5、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韩非子五蠹)【则是】只当是。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则则】赞叹的声音。连呼则则。【故事巧练】“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众人避之惟恐不及,及知,赶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解析:(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

    6、”,“是”。(2)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啊”,(这句话)说出了岳阳楼的壮美,但是岳阳楼名满天下,并非只凭借这个;如果这样,那么普天之下

    7、像岳阳楼的(建筑)多了,为什么只有岳阳楼天下闻名呢?范希文如果不应邀作赋,文章散布天下,岳阳楼能名闻天下吗?当今的风气,与地位低的人交往就认为这是值得羞耻的事情,遇到官职高的就追随着阿谀奉承。范希文却不是这样,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调子。(他的)朋友被贬官,大家躲避他都恐怕来不及。等到(他)知道了,急忙追赶到河边,朋友已经在船上了,可见他性情的忠厚。【高考实例】(1)(2019全国卷) 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则:连词,表示条件关系,译为“那么”“就”(2)(2019全国卷)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3)(2019北京高考)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则:连

    8、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4)(2019天津高考)故士不于学,则为奇言异行则:连词,假设关系,译为“那么”“就”(5)(2019浙江高考)余则无以难子相也则:连词,表示转折,却(6)(2018全国卷)草湿则生火,何足怪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7)(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则: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8)(2018江苏高考)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吕峄亭,人名)遣使来迎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是(9)(2017浙江高考)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则: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是、就

    9、是十七、 者【词语释义】【本义】从鼻子中喘气帮助说话分辨事物的言辞。【假借义】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成语举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者如云来者不善来者不拒【成语例释】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窃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经典文言】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

    10、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的情况)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2用在名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这个人”。注意两种用法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可不必译出。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对象:邑有成名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语气停顿。可不必译出【经典文言】近者奉辞伐罪。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4用在数

    11、词之后,相当于“种”“样”“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经典文言】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曹皆冒行之。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5指代某种情况,可视上下文翻译。【经典文言】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柳宗元捕蛇者说)6表示指代,跟在总体名词后的限定性词语后面,指代总体中的某一部分、个体。【成语例释】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定语后置标志。【经典文言】例: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自衣冠以送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

    12、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于)殿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7助词,用作“若”“似”“如”的宾语,用在句子末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似的”。【经典文言】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8助词,表示停顿,用在名词、分句后面或句子中间,表示“者”字后面有所解释,或者叙述、说明原因。注意: 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例: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9助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用

    13、在疑问句后,表示疑问。【经典文言】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论语)【固定词组】 【者,也】判断句的一般格式,也可以省略“者”或“也”,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故事巧练】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解析:(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

    14、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译文:李白,是诗仙啊。被统治者拒之门外,就在这座山中游赏。如今,(他)在山中与远离尘嚣的人对饮,是(为了)抒发心中的郁结之情啊。让高力士为他脱靴,让杨国忠为他捧墨,写诗讽刺杨贵妃,这几件事是他得罪统治者的根源,也是他个性张扬的表现。所以他虽然仕途上不如意,却仍然不放弃伟大的志向,(并)在诗歌里抒发出来,他流传后世的诗篇不可计数,于是成就了他万世英名。

    15、【高考实例】(1)(2019全国卷)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2)(2019全国卷)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3)(2019全国卷)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4)(2019天津高考)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5)(2018全国卷)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者:代词,用在动词性短语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的人(6)(2018天津高考)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者:代词,用在动词之后

    16、,组成“者”字结构,的人(7)(2017全国卷)赵憙真长者也者也:表判断,是(8)(2017天津高考)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者:助词,用在主语后,起提顿作用,引出判断(9)(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者:助词,放在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十八、 之【词语释义】【本义】像人的脚趾站在地上,即将出发到去、往(动词)【经典文言】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辍耕之垄上。(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假借义】

    17、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成语例释】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经典文言】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未之有也 2指示代词,这、此。【成语例释】操之过急: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经典文言】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3代词,相当于“我

    18、”“自己”。【经典文言】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4比较作定语的标志的两种不同用法。(1)助词,相当于“的”,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成语举例】不经之谈不惑之年伯仲之间布衣之交城下之盟乘人之危出头之日侧隐之心【成语例释】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经典文言】作定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古之人不余欺也

    1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特别注意: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式:1、中心词+之+定语+者2、中心词+之+定语【经典文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_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凌万顷之茫然_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助词,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经典文言】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客之美

    20、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五人者,盖当寥洲周公之被逮(张溥五人墓碑记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愿夫子之幸存寡人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不知老之将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应侯之用於秦也,孰与文

    21、信侯专?6助词,构成动宾倒装句式。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经典文言】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何功之有哉?7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经典文言】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三寸之舌8助词,用在方位名词(如“前”“后”等)和它们的修饰语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经典文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22、)9补语的标志,可译为“得”。【经典文言】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君侯何不快之甚也?(你为什么这样不愉快呢)【固定词组】 唯之、唯是表示宾语前置的格式,如成语“唯利是图”“惟命是从”,文言例句有: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此之谓、斯之谓、是之谓可译为“这就叫做”,文言例句有:语日“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 (谷梁传僖公二年)【故事巧练】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解析:(1)动词

    23、,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译文:一个僧人想要去南海,向唐僧询问(打算邀请他同去),过了很久,唐僧也不回应他。是独自去呢,还是等待(唐僧答应他一起去)呢?均衡了一下这两个想法,这个僧人凭借着很简陋的条件到达了南海,(回来后)向唐僧夸耀说:“这件事有什么困难的呢?”唐僧说:“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确值得钦佩。但是你的话也

    24、有些过分了吧,你要骄傲地笑话我吗?”【高考实例】(1)(2019全国卷) 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之:代词,作宾语,译为“他们”(2)(2019全国卷) 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3)(2019全国卷)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4)(2019全国卷)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2019全国卷)愿王举国而听之之:代词,作宾语,译为“他”(6)(2019全国卷)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之:动词,到、去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

    25、立性(7)(2019全国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之:动词,到、去(8)(2019浙江高考)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9)(2018全国卷)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10)(2018浙江高考)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11)(2018江苏高考)世之如吕君者更少矣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12)(2017全国卷)憙素与奉(人名)善,数遗书切责之之:代词,作宾语,他(13)(2017浙江高考)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之: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14)(2017山东高考)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之:动词,到、去(15)(2017山东高考)顷之,敕起还府之: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 10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6讲则、者、之:词语释义 成语助记 经典文言 故事巧练 高考实例-2022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释义 巧练 实例”18讲.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59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