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解析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 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九年级语文上册分层训练AB卷解析版 第三 单元 能力 提升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分层 训练 AB 解析
- 资源描述:
-
1、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三单元 (B卷)(测试时间:120分 试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按要求默写。(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其一)(2)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4)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5)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6) ,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7)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眼前之景抒发愁苦悲戚之情的诗句是 。(8)山河日月俱有感,风花雪月皆是情。请写出古诗中写“雪”的连续两句诗: ,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2)
2、沉舟侧畔千帆过(3)千里共婵娟(4)露从今夜白(5)寒林空见日斜时(6)野芳发而幽香(7)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8)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解析】(1)-(6)题是直接型默写,根据上下句的提示直接默写即可。第(7)题是理解型默写,根据题干“借眼前之景抒发愁苦悲戚之情”的提示,调动积累默写即可。本题易错字有“沧”“畔”“婵”“幽”“拥”。第(8)题填写关于“雪”的诗句即可,示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8分)综艺节
3、目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最近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开播。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诗词歌赋表达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追求与人文精神,yn()含着古今一脉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家底”。重温那些代代相传的诗词歌赋,是为了传承,也是为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su()。把这些“文化家底”守护好、利用好,我们才更能怀着自信与从容行稳致远。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 , , 。近年来,不少优秀文化类节目(B),背后都折射着同样的时代需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实场景,吸纳时代气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yn()含 精su()【答案】蕴髓【解
4、析】本题考查正确书写汉字。平时需认真积累,结合词语意思,正确书写,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2)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汲取吸取油然而生异军突起A. B. 【答案】汲取异军突起【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汲取”原指从低处取水,后喻指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侧重于提取、取得;“吸取”是“吸收采取”。“汲取”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小;“吸取”适用范围较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抽象事物,前面应该填“汲取”。“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异军突起”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前面主语是“优秀文化类节目”,后面应该填“异军突起”。(3)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
5、,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2分) 【答案】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受到(得到,获得)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逐渐成为品牌。或:该节目制作水准较高,观众和业内人士一致好评,逐渐成为品牌。【解析】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语病为句式杂糅,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可以在“观众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前面加上谓语动词“受到、得到、获得”,或者将其改为“观众和业内人士一致好评”。(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立足诗词这一文化宝库”是经典咏流传大美中华栏目根本的
6、立足点,应放在最前面,“将古典价值融入当代表达”是其创新做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这句话是对栏目创新形式的总结性评价,故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谪守”指因罪被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B.“饮酒”是节日习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八月十五喝雄黄酒,象征着富贵吉祥、子孙昌盛;九九重阳节饮菊花酒,表达对延年益寿的向往。C.“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的是晚上八时左右。D.“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的“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运用了年号
7、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答案】B【解析】八月十五应喝桂花酒,雄黄酒应在端午节喝。 4.(2020青海省中考)综合性学习。(11分)(1)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青海新闻网 2020年书香青海助力脱贫攻坚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旨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活动当天,各地开展了线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知识问答、线下赠书等活动。活动以抒发全民战“疫”情怀、弘扬地域文化、文化走笔、书香之家评选等11项全民阅读活动为内容,通过研讨会、征文、展览、经典诵读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近年来,全省各市
8、州图书馆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推手,引导、培育、成立了阅读推广人联合会,发挥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参与、监督、服务全民阅读活动,带动全社会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下一步,各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制作和线上推广的力度,能够让群众通过手机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有删改)A.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B.全省各市州学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C.4月23日读书日享受阅读的乐趣 D.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答案】A【解析】新闻的结构通常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最前面,所以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第一句话选择标题。故选A.(2)下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
9、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2分) 【答案】示例:大多数学生阅读过一些国学经典,但并没有完整、深入阅读。(意思对即可)【解析】解答此题注意抓住图中的数据。将图中对国学经典“泛泛了解”“从未阅读”“完整阅读”的三类数据(84%、13%、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源中学的学生对国学经典只是泛泛了解的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人从未阅读过国学经典,只有极少数人能完整阅读。将比较的结果用一句话简洁地表述出来即可。(3)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4分)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 , ;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答案】示例:青春是一只
10、手 她拨动了我们年轻的心弦 青春是一支笔 她画出了我们人生的蓝图【解析】根据前文“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用“青春是一xx,她xx了我们xx”来补写即可,要注意补写语句在内容上的照应关系。如,青春是一缕光,她照亮了我们迷茫的心灵;青春是一支笔,她记下了我们美好的明天。(4)在处理读国学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上,海青同学认为流行作品读起来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没必要读国学经典,你应该怎样劝说他呢?(3分) 【答案】示例:海青同学,你好。我们应该多读国学经典。因为经典作品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文化的精华。它们和流行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
11、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国学经典。你说是吗?【解析】仔细阅读题干我们可以发现,劝说海青同学多读国学经典应该找到合理的理由,理由可以从国学经典的优势去讲,比如国学经典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劝说内容注意要有称呼,语言得体,语气委婉,修辞使用恰当,语言通顺。二、阅读与理解(39分)(一)(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5-7题。(10分)【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
12、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注释】吴公台: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原为南朝宋将沈庆之所筑,后陈将吴明彻重修。摇落:零落,凋残,这里指古台已倾废。静:寺院中敲击以召集众僧的鸣器,这里指寺中报时拜神的一种器具。5.选出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词以“问”贯穿始终,一问“神州”,二问“兴亡”,三问“敌手”,三问三答,简洁有力,结构严谨。B.甲词中“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帅千军,割据一方,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C.乙诗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上句写近景,下句写远景台上的寺庙已经荒凉,人踪稀少;隔水远
13、眺山峦,皆在云罩雾绕之中,显得格外幽深。D.乙诗颈联中的“依”字有“靠着、傍着”之意,仿佛夕阳对旧垒恋恋不舍,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为尾联情感的抒发营造氛围,极有韵味。【答案】B【解析】“批评之意”有误。6.甲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句中的叠词音韵和谐,意蕴深厚,请赏析“悠悠”一词。(3分) 【答案】“悠悠”意指众多、悠长,表现古今兴亡事之多,时间悠长久远,词人思绪无究。7.甲乙两首诗词都是怀古之作,请分别说说它们所抒发的情感。(4分) 【答案】甲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的壮烈情怀,也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遗遗
14、之情乙诗通过观吴公台,抒发乡思,同时也表达了因历史兴意无常(昔盛今衰、历史沧桑)而产生的烟怅之感。(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9分)菱溪石记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倒,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涠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演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氓,尚有居溪旁者。余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401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