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2.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望天门山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2. 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4. 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 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1. 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大家看一一(课件播放天门 山图片)2. 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
2、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 后有什么感受?3. 师抽答。4. 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 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5. 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一一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指导生字的读音。3. 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4. 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1. 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 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中断:从中间
3、割断。至此 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孤帆:单独一只船。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3. 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先抽同学逐句 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 弯,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1. 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2. 指名反馈: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句诗,一幅画)3. 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气势磅礴。4. 指导学生读出雄伟磅礴的气势。5. 教师:同学们,这首古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两岸景色的描绘 展示
4、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诗人借景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板书雄伟秀 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6. 配乐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 指导书写断、楚2. 教师总结:丽日照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临江两岸的青山 翠峰,这是一幅十分惬意和美好的图景。李白借助这些雄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 国河山的热爱,以及自己豁达、宽阔的胸襟。3. 背诵并默写古诗。4. 为生字“断、楚、孤、帆组词。|板书设计|望天门山天门中断一楚江开碧水东流一至此回气势磅礴雄伟秀丽青山一相对出孤帆一日边来山水相映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2. 有
5、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3.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4.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 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 .播放古曲春江花月夜2. 激发想象: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这首著名的曲子,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 的景象,这使你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3. 迁移导入:诗歌和音乐一样,它们的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想象、感受、体会。 提起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可以说是
6、家喻户晓,你愿意读读他的诗歌吗?(学生可 以朗读、背诵、或用歌唱等多种形式来汇报,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吟唱水调歌 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苏轼的了解。)4.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欣赏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师范读。二、引导自学,学有所得。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学古诗的方法,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 方法来进行学习。学生交流自己设计的学习方法。2. 教师推荐学法,(1)熟读中理解题意、诗意。(2)借助字典、资料来理解题意、 词意,讲出重点词的意思。(3)由词到句串讲诗意。(4)熟读成诵。(5)提出疑问, 合作解决。3. 学生自学、教师参加入学习小组中,适时引导。4. 学生进
7、行自学汇报:教师在汇报环节中主要起到引领作用,使学生汇报有序 进行。可以先朗诵古诗,然后汇报题意,再讲词意诗意。教师提出认真听取他人汇报的要求:(1)学会聆听,找出优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3)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欣赏古诗,体会意境。1. 过渡:刚才我们初步通过学习这首古诗,了解这首诗的大意,但如果我们想 领略其中的美,还远远不够,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3. 教师提出诗歌审美三法:第一法:读中感受诗歌韵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诗歌画面美。第三法:用心体会诗歌意境美。4.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5. 进行审美收获的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通过划停顿,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